2020-03-10 08:17 | 來源:時代周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受前股東李遲康拖累,圣湘生物在2013-2019年曾背負2.27億元的債務,2017年還出現1000多萬元的虧損,但上市前債務問題已經解決。...
卡位核酸檢測試劑 圣湘生物火速闖關科創板
時代周報記者 戚展寧 發自廣州
“自主研發的400萬人份核酸檢測試劑已經發往國內外抗疫一線。” 圣湘生物在招股書中如是強調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貢獻。
3月4日,圣湘生物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募股獲上交所受理。這是繼東方生物(688298.SH)后第二家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的企業闖關科創板。
受前股東李遲康拖累,圣湘生物在2013-2019年曾背負2.27億元的債務,2017年還出現1000多萬元的虧損,但上市前債務問題已經解決。
3月6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圣湘生物,董秘辦人士稱“近期不便接受采訪”。
2020年2月,上海市政府和上交所分別出臺文件,鼓勵與疫情相關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3月7日,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企業在疫情期間能成功IPO肯定是好事,畢竟能拿到資金。但如果不能挺過疫情的影響,也說明公司抗風險能力不強。在任何時候,IPO都不是雪中送炭的幫助。”
疫情期間營收或暴增
圣湘生物是一家以自主創新基因技術為核心,集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 銷售,以及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于一體的體外診斷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招股書顯示,圣湘生物擬募資5.57億元,其中3.5億元將用于精準智能分子診斷系統生產基地項目。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病毒的檢測就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隔離和治療的先決條件。圣湘生物在招股書強調,在2020年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公司系國內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最早獲批上市的6家企業之一。
除了圣湘生物以外,最早獲批的核酸檢測試劑分別出自上海之江生物、捷諾生物、武漢華大生物,以及廣州達安基因(002030.SZ),其中武漢華大生物為華大基因(300676.SZ)的全資子公司。隨后,萬孚生物(300482.SZ)的抗體檢測試劑、邁克生物(300463.SZ)的核酸檢測試劑亦先后過審。
截至2月29日,圣湘生物的核酸檢測試劑已經發貨400萬人份。這僅是3月前的銷量,3月以后疫情雖有緩和,但核酸檢測試劑的需求仍然旺盛。
3月8日,上海某醫院的一位醫生告訴記者,目前核酸檢測試劑仍然供不應求。
3月6日,廣東的體外診斷企業人士林采(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疫情暴發初期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單價平均達到50元/人份,部分甚至高達60元,由衛健委統一采購的話價格可以略降。
根據招股書,圣湘生物現有的核酸檢測試劑產品2019年單價為15.6元,毛利率為82.19%。據此計算,疫情期間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銷量暴增或將給圣湘生物帶來6240萬-2億元的收入,以及5128萬-1.6億元的毛利。
以核酸檢測試劑為代表的體外診斷產品,本就是圣湘生物的主業。最近三年,檢測試劑產品的營業收入占比逐漸提升,從2017年的57.96%增長至2019年的70.17%,成為圣湘生物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2019年儀器產品貢獻的營收僅占19.94%。
雖然核酸檢測在新冠肺炎抗疫初期對患者診治、疑似病例排查、傳染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圍繞這種方法學的爭議一直存在。
林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由于核酸檢測采樣時通常采集的是鼻黏膜、口腔黏膜的樣本,上面的病毒量在不同時期差異較大,而且對實驗室的衛生等級要求較高,目前的檢出率僅有抗體檢測的一半,單位價格也遠高于抗體檢測。
上市前清理2.27億債務
成軍12年的圣湘生物是“海歸科學家”創業的典型樣板。
創始人兼公司董事長戴立忠是湖南寧鄉人,從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后,于1993年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而后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后。2000年以后,戴立忠在美國圣地亞哥的Gen-Probe工作了8年,該公司是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的創始公司之一。
2008年,戴立忠回國創立圣湘生物。創業初期,圣湘生物的大股東是泓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湘生物”),戴立忠出資比例僅為40%。但后來,這段合作并不愉快。
泓湘生物的實控人、曾經的長沙市人大代表李遲康在2013年涉及博雅眼科醫院的非法集資案,之后神秘失蹤。圣湘生物的招股書顯示,李遲康曾向交通銀行等多方借款1.34億元,圣湘生物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需承擔1.17億元債務。
而李遲康私刻圣湘生物印章、偽造戴立忠簽名,又以圣湘生物的名義跟長安信托簽訂了1.1億元的信托貸款合同。
上述共計2.27億元的債務無疑給泓湘生物造成巨大困擾,“導致公司土地、房產、存款等多項資產被扣押、查封或凍結,公司股權、銀行賬戶被凍結,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
數年官司,幾番輾轉,這塊“硬骨頭”最終還是由戴立忠和圣湘生物原來的股東“啃下”,由全體股東按持股比例共同承擔。2017年,公司計提戴立忠等股東應收款項5560萬元,應收利息604.19萬元。2018年和2019年,戴立忠等股東還清債權轉讓款和利息,才將這筆債務解決。
截至目前,戴立忠直接持有圣湘生物35.14%股份,間接控制公司 9.76%股份。
2017年,公司凈利潤出現1065萬元的虧損,但在2018年扭虧,為676萬元,又在2019年增長483%至3948萬元。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2億元、3.0億元和3.7億元。
戴立忠的朋友圈為圣湘生物帶來不小的資本支持。
目前,持有圣湘生物8.5%股份的第三大股東朱錦偉曾在涌金集團任職,有媒體稱其與“涌金系”創始人魏東關系密切;持股1.69%的陳邦是上市公司愛爾眼科(300015.SZ)董事長;曾經的湖南首富、爾康制藥(維權)董事長帥放文也出現在圣湘生物的歷史股東名單中。
2019年12月26日,圣湘生物接受上市輔導,不到2個月即完成,并火速提交科創板申請。
2月16日,上交所稱,支持鼓勵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科技創新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相關企業申請材料齊備的即報即受理,組織熟悉生物醫藥行業的專業審核人員集中攻關、快速審核。
王驥躍認為,科創板IPO審核的速度雖會有所提高,但依然有限。
“最大的限制在審計環節,大多數公司年報審計無法完成,所以上市公司數量不會顯著增加。而且為了保證質量,問詢還是要完成,只會有個別公司能提前完成。”王驥躍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