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0 09:43 | 來源:全球財說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告顯示,方正集團于2月14日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北京銀行(601169.SH)向北京一中院申請對方正集團進行重整。...
來源:全球財說
作者:林洛栩
出品:全球財說
2月18日晚間,北大方正集團突然宣告自己被債權人申請重整,債務危機全面爆發。
2月21日,為“19方正SCP002”展期兌付日,此時僅剩2天。
司法重整 或引入新股東
公告顯示,方正集團于2月14日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北京銀行(601169. SH)向北京一中院申請對方正集團進行重整。
據方正集團公告,北京銀行以公司未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不具備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為由,申請法院對發行人進行重整。
截至目前,債權人提出的重整申請是否被法院受理以及發行人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
2019年12月2日,方正集團在上清所公告稱,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19方正SCP002”超短融債券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
這是方正集團的首次債務違約。該筆超短期融資券的債券發行總額是20億元,本計息期債券利率為4.94%,債券期限是270天。
12月23日,方正集團公告稱已支付“19方正SCP002”原存續期間的應計利息。至于本金部分,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決定展期兩月,將“19方正SCP002”本金兌付日變更為2020年2月21日,期間利息按照原利率4.94%計息。
據了解,司法重整不同于破產清算。背后的含義更多是引入新股東,解決債務問題并實現股權結構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債務違約后方正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方正證券(維權)(601901.SH)公告稱,方正集團的控股方北大資產管理公司擬引進大型央企作為戰略投資者。
市場嘩然,對于接手對象的揣測不斷,包括珠海國資委、保利集團、正大集團、中國信達、中交集團等。
2003年改制后,其股權架構為北大資產管理公司持有70%,北京招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0%。
旗下6家上市公司或易主 業績不佳
方正集團,是北京大學于1986年投資創辦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旗下擁有方正證券(601901. SH)、方正科技(維權)(600601. SH)、北大醫藥(000788. SZ)、中國高科(維權)(600730. SH)4家A股上市公司,方正控股(00418. HK)、北大資源(00618. HK)2家港股上市公司。
2019年三季報顯示,方正集團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17.7億,凈利潤虧損24.69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31.9億。
2019年1月-9月,方正集團總資產為3657.12億元,總負債為3029.51億元,包括應付債券872.37億元,非流動負債合計1122.22億元,流動負債合計1907.3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2.84%。
其中,方正集團本部負債約700多億元,包括300多億元債券融資,400多億元銀行貸款。
負債率高企問題已不是一朝一夕,2016年-2018年,方正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6.82%、76.71%、81.84%,均處于較高水平。
目前,除19方正SCP002外,方正集團還有存量人民幣債券23只,余額345億元。
據報道,方正集團前四大債權人依次為:上海銀行、民生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四家金融機構總債權逾300億元。
方正集團目前存續一年內到期境內債券余額為65.90億元,若以行權口徑計,一年內到期債券余額為248.8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6家上市公司的公告,如果重整申請被法院審理,方正集團進入重整程序,將可能對上述6家公司股權結構等產生影響,或導致控股權發生變更。
方正證券的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8.27億元-11.57億元,同比增長25%-75%。可謂是方正集團旗下優質資產。
而其他上市公司就沒如此喜人業績。方正科技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13.9億元至-11.6億元;中國高科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8250萬元至-5500萬元。
校企光環黯淡 改革急需推進
作為中國最大校企的方正集團,3000億元規模落得如此田地著實唏噓。北大方正、北大青鳥、北大未名為北京大學三大產業集團。
其中北大未名集團亦深陷風波,百億項目停止、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等問題被不斷爆出。旗下上市公司未名醫藥(002581. SZ)自身發展也不盡人意。
2018年5月教育部曾下發高校所屬企業改革指導意見以來,校企改革進入攻堅期。債務償付、存續能力等相關的一系列分歧與爭議也隨之產生,令校企改革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有消息稱,2020年1月7日所屬清華系同為校企的紫光集團“15紫光PPN003”中債隱含評級被下調。
目前紫光集團存續債券25只,總余額372.46億元。以行權口徑統計,一年內需行權的有14只,余額為208億元;1-3年行權的有11只,余額164.46億元。
截止2019年6月末,紫光集團總資產2740.88億元,總負債2019.5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3.68%。
清華控股目前擁有同方股份(600100. SH)、誠志股份(000990. SZ)、紫光股份(000938. SZ)、紫光國微(002049. SZ)、紫光學大(000526. SZ)、啟迪古漢(000590. SZ)、啟迪環境(000826. SZ)、辰安科技(300523. SZ)等8家A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1月初,紫光集團與方正集團的境外美元債價格出現暴跌,均創歷史新低。彭博社曾分析指出,債券價格急跌,反映投資者對于兩家企業財務狀況的擔憂。
紫光集團和方正集團一樣,除去清華和北大的光環,業務能力不強、造血能力不足、技術逐步落后、產權結構不清、依靠債務生存等諸多問題一一曝出。
2020年1月2日,同方股份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清華控股將其所直接持有的公司7.63億股股份的表決權委托給中核資本。
校企集團的光環逐漸黯淡,所屬企業并沒有成為任何一個領域的龍頭,國之重器的改革迫在眉睫。
隨著北大方正集團的債務問題,校企改革將進一步推進,此次司法重整或將作為解決路徑,推動方正集團等校企集團的“體制改革”任務完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