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10:2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馬嘉悅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上周的集合信托市場表現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集合信托市場有一定影響,其效應會在2月及以后顯現出來,這是多家信托公司節前沒有預計到的情況。...
意料之外,亦是情理之中。受春節假期因素的影響,1月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均大幅下降。
用益信托的最新統計顯示,1月共有61家信托公司發行1575款集合產品,環比減少48.07%;發行規模為1738.07億元,環比減少46.79%。從成立市場來看,1月共有58家信托公司成立1686款集合信托產品,環比減少34.33%;成立規模為1449.83億元,環比減少41.52%。
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認為,春節長假是影響1月集合信托產品發行的最大因素。從上周的集合信托市場表現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集合信托市場有一定影響,其效應會在2月及以后顯現出來,這是多家信托公司節前沒有預計到的情況。
“春節假期前公司已經開了內部會議,定下今年的展業目標和規劃。如果疫情在三個月內得到控制,下半年是很多信托公司集中沖規模、完成指標的時間段。”一信托公司人士說。
“對1月份信托產品數量的下降不必太在意,皆因春節假期影響。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對于房地產信托和基建類信托的影響。”一信托業觀察人士分析道。
中誠信托的一份最新報告表示,疫情發生以來,房地產企業的銷售活動受限,部分開發商資金鏈吃緊,提升了信托還款風險。而且今年房地產銷售周期可能會拉長,存續的房地產信托項目回款或受影響。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者不必過于擔憂,突發性事件影響是暫時的,因其出現的違約兌付更不是所謂的“爆雷”。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存續產品兌付和新產品發行將陸續回到正軌。同時,從股市近期逐漸企穩來看,金融類信托產品在展業上或許會有更好的機會。
“經過近年來的轉型發展,信托行業和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風險管控處置能力都得到了較大提升,再加上政策和再融資市場的放寬,相信能處理好個別項目風險。”中融信托研報表示。
滬上一信托公司人士表示,近日上海銀保監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業發展保障民生服務的通知》,其中雖沒有對信托機構作出具體規定,但加大了金融助企紓困的力度,創造條件支持各類企業復工復產,降低了產品違約兌付的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