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6 08:47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凈利潤增長率方面,在48家科創板公司中,33家公司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25家公司預計超過30%,21家公司預計超過50%。特寶生物、傳音控股...
原標題:34家科創板公司去年業績預喜
□本報記者董添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48家科創板公司發布了2019年度業績預告,其中34家公司預喜,占70.83%。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長是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大增的關鍵因素。
整體盈利能力良好
在預喜的34家科創板公司中,略增13家,預增21家。已發布業績預告的科創板公司整體盈利能力良好。
數據顯示,澤璟制藥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家公司不確定,其余40家科創板公司均實現盈利。其中,22家科創板公司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億元,8家公司預計超過2億元,傳音控股、嘉元科技、南微醫學3家公司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3億元。
傳音控股預計2019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6.7億元至18.82億元,同比增長154.1%至186.31%。對于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2019年度在非洲市場繼續保持較強盈利能力;在印度市場優化產品結構,經營狀況呈良好態勢。不過,公司2018年度購入外匯遠期合約產品形成虧損7.79億元,對2018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影響較大。
凈利潤增長率方面,在48家科創板公司中,33家公司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25家公司預計超過30%,21家公司預計超過50%。特寶生物、傳音控股、中微公司3家科創板公司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0%。
中微公司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76億元至1.92億元,同比增長93.68%到111.2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36億元至1.53億元,同比增長30.41%至46.72%。對于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中微公司表示,受益于半導體行業發展及公司產品的競爭優勢,營業收入較2018年增長;非經常性損益方面,公司于2018年發生的計入非經常性損益的股份支付費用為1.02億元,本期無該類費用發生。
主業增長是關鍵
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長成為科創板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關鍵因素。
部分科創板公司創新紅利優勢顯現。以南微醫學為例,公司預計2019年年度歸母凈利潤約為3億元,較上年增加逾1億元,同比增幅達55.8%。南微醫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開拓全球市場,加大研發投入,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公司止血及閉合類、ERCP類、ESD/EMR類等產品銷量實現快速增長。通過工藝技術優化和管理改善,公司產能、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得到提升,綜合毛利率同比增長。
不少科創板公司毛利率大幅增長。以海爾生物為例,公司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1億元至1.94億元,同比增長50%至70%。海爾生物表示,公司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收入規模穩步增長。其中,針對場景痛點創新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成為新的增長點;同時,加強成本費用管理,毛利率得到較大提升。此外,2018年發生股權激勵費用4592.97萬元,對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存在一定影響,導致去年同期基數低;2018年結構性理財產品投資收益對當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存在一定影響。
產品降價、成本上升、競爭加劇導致市場份額減少以及計提大額壞賬準備等因素,使得部分科創板公司業績表現欠佳。
以容百科技為例,公司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00萬元至1.2億元,同比減少43.63%至62.42%。公司表示,報告期內,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產品需求增加,公司新增高鎳產線陸續投產,預計2019年營收增長明顯。但是,公司按照70%的比例計提對比克電池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當期利潤將受到不利影響。
部分公司業績“變臉”
在上述已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的48家科創板公司中,10家公司近期更新了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其中,2家公司出現業績“變臉”的情況。
以邁得醫療為例,公司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753.04萬元,同比減少15.14%。對于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個別客戶2019年底延遲驗收提貨。公司產品均為非標定制化智能裝備,產品的生產周期較長。公司按照預計交貨時間安排生產,且目前產能均得到充分利用。客戶年底的延遲驗收提貨,使相關設備的收入確認推遲至下一會計期間,造成了業績的波動。其中,敘利亞客戶ARSMED一筆安全輸注類設備外銷訂單驗收提貨時間延遲,一套大型安全輸注類設備約定交期晚于預期。
邁得醫療表示,首次對2019年業績進行測算時,將金額為723.01萬元(不含稅)的一套輸液器自動組裝機包含在業績預計中。客戶于2019年9月與公司確定技術方案,公司于2019年10月開始排產。但在后續合同商定過程中,客戶綜合考慮自身生產情況,與公司就上述設備約定的最終交期為2020年3月,故上述設備預計于2020年第一季度交付并確認收入。目前,公司已就該輸液器自動組裝機設備按照合同約定收取了50%的預付款。上述設備合計對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的影響金額為3103.01萬元。按照2018年主營業務毛利率48.57%和所得稅率15%測算,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1281.06萬元。公司首次對2019年業績進行測算時無法預見到影響上述設備延遲確認收入的外部因素,導致首次業績測算與本次測算有較大差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