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3 02:33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股權質押風險事件大面積爆發始于2018年,經過兩年后,券商機構的風險偏好正在明顯下降,其中股權質押業務的“爆雷”點逐步被排除,股權質押市場的整體風險趨于緩和。
過去一年,券商股權質押業務頻頻出現爆倉風險事件,導致資產減值、訴訟糾紛以及業績受拖累等。不過,相比往年而言,券商股權質押業務風險正在逐步釋放和緩和。
在業內看來,股權質押業務不再是券商的資產隱患。據券商人士分析,目前股權質押市場整體規模相比高峰期已經有明顯收縮,券商審慎開展業務,尤其是頭部券商對股權質押業務的依賴度并不高。“過去業務風險事件較多,風控要求提高,加上行情轉暖,股權質押業務整體風險降低很多。”
股權質押業務風險下降
股權質押風險事件大面積爆發始于2018年,經過兩年后,券商機構的風險偏好正在明顯下降,其中股權質押業務的“爆雷”點逐步被排除,股權質押市場的整體風險趨于緩和。
中登公司1月3日披露的數據顯示,市場當前質押股數為5786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7.97%,市場質押市值為4.72萬億元,質押筆數為4.30萬筆,大股東質押筆數為18246筆,其中,未達預警線的有18201筆,占比99.75%;已達預警線未達平倉線的有26筆,占比0.14%;已達平倉線的有19筆,占比0.10%。
從深交所方面總結的情況看,去年監管部門和國企部門指導上市公司采取各種紓困舉措,為化解質押爆倉等風險提供了新思路。截至2019年底,深市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回購規模較年初下降約25%,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公司數量減少24%,質押紓困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例如上市公司得潤電子,其控股股東質押比例一度達到99.84%。為此,深圳國資果斷出手制定了“轉質押+股權轉讓+資產處置”的系列方案,將控股股東質押風險迅速下調,避免股權質押被動斬倉的情況出現。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2019年券商審慎開展業務,股權質押業務存量規模逐步下降。“場內質押業務自2014年開啟,2015年到2017年經歷了快速發展,2018年以來,隨著質押平倉風險的逐步暴露,質押規模逐步下降。”
據李立峰分析,一方面,由于券商對于股權質押業務趨于謹慎,風險控制更加嚴格;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股東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償還質押融資債務。
申萬宏源分析,整體而言,股權質押市場量縮價穩,大股東質押比例80%以上的公司數量下降。規模方面,公司市值與質押比例成反比,這也意味著頭部公司的優質企業很少進行高比例股權質押。隨著經濟階段性企穩,金融環境維持寬松,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改善,預計2020年股權質押市場風險緩和。
部分券商減少業務依賴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行情轉暖和紓困方案創新解除了大股東股權質押的風險之外,券商對股權質押業務也開始審慎開展工作,整體業務采取縮量保質的策略,大大降低了資產減值的風險。
華南某中型券商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開展股權質押業務前期,會加強盡職調查,持續化解存量風險。據悉,2019年以來,多家證券公司主動調整股權質押回購業務定位,審慎開展增量業務,降低業務規模并調整業務結構。“過去部分中小券商贏利點單薄,機構生存壓力較大,而股權質押業務能夠帶來明顯的業績貢獻,在利潤驅動下,這些券商選擇鋌而走險,激進擴張股權質押業務。隨著風險事件增多,股權質押業務整體的風控要求開始提高,部分券商開始降低對股權質押業務的依賴度。”
國金證券表示,股權質押利息收入占券商營收比重在經歷了2016年至2018年的增長后,2019年上半年明顯下降,預計這一趨勢將延續至2020年。在“降規模、調結構”的背景下,券商股權質押業務將縮量提質,業務風險相對可控,利息收入質量逐步提升。
此外,監管要求提升和財務標準更趨嚴格,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新增業務的需求。目前,監管層重點推出股權質押新規,重點限制股權質押集中度,限制質押率上限,限制融入方資格,提高融資門檻,嚴控資金用途。
“2019年正式實施新的會計準則,新增了信用減值損失這一會計科目。新的會計準則采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金融資產減值更加充分,更具前瞻性。這也使得股權質押違約風險充分釋放,預計2020年券商信用減值風險將進一步下降。”李立峰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