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3 09:33 | 來源:投資者攻略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與此同時,奧銳特在IPO期間爆出的安全事故更是引起了廣泛關注。
《投資者攻略》張偉
日前,主營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奧銳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銳特”)披露了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這是自2019年5月遞交上市申請后,奧銳特首次更改招股說明書內容。
奧銳特在對《投資者攻略》問詢函的回復中表示,招股說明書的更新版本主要增加了2019年1-6月的財務數據以及對數據變動的分析解釋。《投資者攻略》發現,除了更新招股說明書外,奧銳特最近還公示了其他文件。
2019年11月,奧銳特公布了《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公告。公告中,奧銳特披露了被發審委問及有關研發、環保、股權轉讓、應收賬款等18個問題的回復。
與此同時,奧銳特在IPO期間爆出的安全事故更是引起了廣泛關注。
IPO期間出安全事故
據多家媒體報道,2019年8月15日,奧銳特廠區發生安全事故,導致2名員工身故。對于事故原因,奧銳特表示,主要是因為“員工在入口報警器報警的情況下未采取防護措施直接進入低氧狀態下的潔凈區導致昏迷,結果搶救無效而死亡”。
雖然人命關天,但奧銳特認為,“這只是一起一般生產安全事故,員工個人對該起事故負直接主要責任”。隨后,浙江省天臺縣應急管理局對奧銳特罰款20萬元,對公司總經理褚定軍罰款19.71萬元。
另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奧銳特及其子公司還曾收到兩起行政處罰。
2016年9月,揚州市邗江區環境保護局對奧銳特的子公司揚州聯澳做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揚州聯奧停止精烘包車間廠區內搬遷改造項目的建設,并處以10萬元罰款。
2005年8月,奧銳特辦理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手續時,未如實披露AURISCO PHARMA的實際控制人彭志恩為境內自然人。2017年1月,奧銳特向AURISCO PHARMA匯出分紅款66.0735萬美元,隨后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奧銳特調回這筆外匯,并對奧銳特處以24.8萬元的罰款。
奧銳特對《投資者攻略》表示,“8.15事故”發生后,奧銳特及奧銳特總經理積極處理,主動配合各部門調查工作,態度端正,未造成社會不良影響;另外兩起事件,奧銳特也已接受處理,不會對公司上市造成影響。
公司股權多次變更
除了發生安全事故外,奧銳特的股權也有多次變更,期間公司性質還歷經了從內資變為中外合資,再變回內資的轉變。可以說,奧銳特為上市花了不少心思。但如此變身,又不免讓市場有些擔心,奧銳特究竟為何而來?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9年6月底,彭志恩及褚義舟夫婦合計持有奧銳特85%的股份,股權高度集中。而彭志恩及褚義舟夫婦持有的奧銳特股份,也是通過數次資本運作而來。
企查查信息顯示,奧銳特的前身大古化工成立于1998年3月,由圣達集團、匯通化工和王為文三方出資設立,圣達集團占股51%,為大古化工的第一大股東。目前,圣達集團也是圣達生物(603079.SH)的大股東。
1999年11月,圣達集團將其所持大古化工的股份轉讓給了褚義舟夫婦。2004年,大古化工更名為奧銳特醫藥化工。2005年,奧銳特的部分股權被彭志恩100%持股的AURISCO PHARMA收購,公司變更為中外合資企業。2016年,奧銳特又從中外合資變成了內資。
對于奧銳特反復變身原因,有分析指出,從內資變為中外合資是為了減稅,從中外合資變回內資則是為上市做準備。而奧銳特股權和身份的頻繁變動也讓市場擔心其上市目的不止為招股說明書上表述的募投項目那么簡單,更有投資者認為,奧銳特的上市目的即為股東套現。
對于股權高度集中如何保證公眾投資者的利益,奧銳特表示,“將嚴格遵守已作出的關于所持公司股份的承諾,鎖定期滿后,將根據自身需求及市場情況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允許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
主銷海外需應對匯率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奧銳特主要從事氟美松、丙酸氟替卡松、依普利酮、替諾福韋、普瑞巴林等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雖然奧銳特的股權及公司性質多次變更,但20多年來其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動。
業績方面,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奧銳特營業收入為5.90億元、5.44億元、5.75億元和2.87億元,同期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64億元、1.15億元、1.32億元和0.70億元。
可以看到,報告期內,奧銳特的營收和利潤都比較平穩。奧銳特認為,公司營收穩定的原因在于“較早地進入了多家世界知名制藥企業的供應商梯隊,主要客戶合作年限均已超過10年,通過與他們的穩定合作獲得長期訂單”。
而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奧銳特生產的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主要出口海外,報告期內,產品外銷比例一直維持在96%以上,產品銷售對象不乏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好利安、梯瓦及威林等知名跨國藥企。
對于《投資者攻略》問詢“如何控制匯率對銷售收入的影響”,奧銳特表示,“已于2016年下半年暫停開展新的遠期結售匯業務,并自2018年底開始利用外匯掉期交易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以削弱外匯波動對公司銷售收入和凈利潤的影響。”(投資者攻略出品)■
責任編輯:常福強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