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09:58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程丹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證監會將壓實債券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責任,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讓做壞事的人付出沉重的代價。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昨日在參加全國法院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上表示,隨著經濟發展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當事人債權違約有所增加,出現了發行人虛假陳述、惡意逃廢債,甚至欺詐發行,中介機構不盡責等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將壓實債券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責任,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讓做壞事的人付出沉重的代價。
易會滿表示,資本市場是一個規則導向的市場,法治興則市場興,法治強則市場強。證監會高度重視依法治市、依法監管,提出的“四個敬畏、一個合力”的理念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敬畏法治,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證監會將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把提高資本市場法制供給作為重要措施。證監會目前正在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大力推進法制制度體系建設,積極配合全國人大、最高院、司法部加快推動證券法、刑法的修訂,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管理條例,配合做好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民事賠償等司法解釋的修訂,進一步夯實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
易會滿表示,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對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優化金融資產配置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債券市場快速發展,但也要看到,隨著經濟發展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當事人債權違約有所增加,對債券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帶來隱患。債券市場的平穩運行,事關金融穩定全局,證監會近年來與相關部委協作,共同維護債券市場秩序,密切監測債券違約情況,尤其是股票質押風險的情況,不斷完善風險處置機制,協調地方政府形成合力,支持市場機構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化解債市存量風險,同時著力解決債權發行交易的制度性短板,加強發行的準入監管,防止過度融資。
為暢通債券違約的法治化救濟渠道,平穩有序化解債券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2018年10月以來,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聯合開展多次調研,邀請市場機構、專家學者探討解決債券違約救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最高人民法院起草了《關于審理債券糾紛相關案件的座談會紀要》。易會滿表示,《紀要》有利于優化審理程序,統一審判標準,進一步暢通法治化的救濟渠道,提升司法救濟效益,對于更好地保護債權持有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債權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