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0 09:57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馬嘉悅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傳統業務發展受阻的當口,除了加強項目的合規風控,多家信托公司正通過牽手互聯網巨頭的合作模式,謀求向消費金融領域的轉型。上證報獲悉,近期部分信托公司與螞蟻金服、美團、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接洽,探索消費金融業務方面的合作。
在傳統業務發展受阻的當口,除了加強項目的合規風控,多家信托公司正通過牽手互聯網巨頭的合作模式,謀求向消費金融領域的轉型。上證報獲悉,近期部分信托公司與螞蟻金服、美團、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接洽,探索消費金融業務方面的合作。
業內人士表示,在資管新規下,相較于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的放貸資格具備較大的利用價值和施展空間,未來消費金融是一個重要轉型方向,但信托公司需要配備專業的消費金融業務團隊及與之匹配的風險管控機制。
攜手互金 發力轉型
“信托業目前已經走到關鍵的十字路口。”某大型信托公司內部人士表示,明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將結束,以往依靠三大傳統業務“包打天下”的狀態必須改變,而在信托的轉型之路上,消費金融或將成為新的熱點。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信托公司一方面具有牌照優勢,與其他非銀行機構參與消費金融業務相比,具備較強的資金募集能力;另一方面,在資管新規下,相較于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的放貸資格具備較大的利用價值和施展空間,信托公司開展此類業務有一定的優勢。
云南信托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至2016年,介入消費金融信托領域的信托公司僅新增11家,2017年至今新增了近30家。與流量巨頭合作成為部分信托公司的切入點,如天津信托2018年年報中提到,其業務轉型包括引入花唄消費分期、網商貸經營貸款兩類主要資產合作,推進消費+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壯大。
“互聯網巨頭已經擁有巨大的客戶流量,但金融機構如果自己開拓流量并不劃算,合作是大多數信托公司的選擇。”一中型信托公司高管向上證報表示。
據一西南地區信托人士介紹,公司目前開展消費金融的主要業務模式是與市場流量巨頭合作,提供小金額的貸款。
科技投入 勢在必行
由于信托公司通過與流量巨頭合作,觸達了大量客戶,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信托公司必須加大科技金融投入,打造與消費金融業務匹配的風控機制。
“從金融各子行業來看,信托的金融科技布局相對落后,而消費金融業務尤其是小額高頻貸款業務的開展對于科技水平的要求很高,個人征信、支付清算、貸中監控、貸后智能策略建設等,都是消費金融業務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一信托公司高管表示。
渤海信托也認為,傳統金融機構的風控經驗對于新型消費金融不再適用,因此,傳統金融機構必須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將科技貫穿于整個消費金融業務鏈條,在傳統金融數據上結合客戶消費行為等多維數據,全面優化改造其風控邏輯和風控模型。
有業內觀察人士表示,隨著更多銀行、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及小貸公司的進入,消費金融領域的競爭正逐漸加劇,借款人多頭共貸情況和項目風險預計將會相應上升。這些因素對信托公司的風控和合規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風控模型的有效性將隨著數據積累和業務不斷發展逐漸完善。
某較早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信托公司人士透露,公司開展消費金融業務以來,每年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在3000萬元左右,“可以說是傾盡全力進行系統搭建、模型構建,希望在風控方面萬無一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