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0 09:3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黃蕾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當前,人身險公司借意險業務整體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業務參與主體較多。目前已有48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了借意險業務,合作渠道以銀郵渠道和專業中介渠道為主。二是整體費率基本維持在基準費率水平,個別公司費率水平偏高。三是大多數公司手續費費率低于50%,少數公司費率水平偏高。
銀保監會近日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了《關于借款人意外險自查清理有關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多家保險機構因避重就輕、自查不力等情況,而被監管點名。
今年8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開展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人身險公司全面排查在經營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下稱借意險)過程中是否存在通過現金貸等網貸平臺銷售、委托無合法資質第三方銷售、向客戶強制搭售或捆綁銷售、違背精算原理隨意調整費率、通過高手續費惡性競爭等行為。
當前,人身險公司借意險業務整體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業務參與主體較多。目前已有48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了借意險業務,合作渠道以銀郵渠道和專業中介渠道為主。二是整體費率基本維持在基準費率水平,個別公司費率水平偏高。三是大多數公司手續費費率低于50%,少數公司費率水平偏高。
根據《通報》,在自查清理的過程中,銀保監會發現了多處突出問題。有的保險公司自查工作走過場,風險揭示不充分。比如,上海一家壽險公司直銷渠道的一款產品費率明顯異常,但公司排查報告未提供相應說明。另一家上海的壽險公司與不具備合法資質的P2P平臺合作銷售借意險產品,該事項在公司自查報告中并未體現。
有的保險公司未能排查出在借意險業務中存在強制搭售或捆綁銷售的情況。有5家保險公司與多家現金貸平臺合作銷售借意險產品,但自查中均未排查出存在強制銷售或捆綁銷售的情況,與監管掌握的情況不符。
還有保險公司通過團體意外險模式延續與現金貸平臺合作。比如,有兩家壽險公司與現金貸平臺合作,由現金貸平臺為其借款客戶投保團體意外險,但實際上最終由借款人買單。
此外,有的保險公司整改避重就輕,自查發現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糾正。有兩家壽險公司的自查報告均表示已于9月底前終止與有關現金貸平臺的合作,但監管部門9月后仍接到這兩家公司與現金貸平臺合作的投訴。還有一家壽險公司的專業中介渠道手續費比例超過50%,但公司并未采取相應整改舉措。
為此,銀保監會要求,各人身險公司要認真對照通報內容,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強化內部管理,堵住運營、精算、風控、合規等條線的漏洞,杜絕任何鉆空子、打擦邊球的行為,切實提升借意險合規經營水平。
銀保監會在《通報》中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強化意外險市場監管,對違法違規、擾亂市場秩序、侵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嚴肅采取監管措施,決不姑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