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3 08:58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馬嘉悅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此次風險排查,信托業內人士認為,監管部門的監管思路其實具有相當的連續性,此前一直強調的“治亂象、去嵌套、防風險”思路不變。此次排查內容與前兩次相似,不過業務排查覆蓋范圍更廣,執法尺度可以用“零容忍”來形容。
在信托業走到轉型再出發的重要關口,監管部門正通過持續的風險排查引導行業強化風險防控和合規建設,走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繼4月份及8月份的兩次風險排查之后,信托公司以2019年11月30日為基準日再一次開始全面風險排查工作。此次風險排查分為機構自查與監管復核兩大環節,在2020年1月12日之前完成。
對于此次風險排查,信托業內人士認為,監管部門的監管思路其實具有相當的連續性,此前一直強調的“治亂象、去嵌套、防風險”思路不變。此次排查內容與前兩次相似,不過業務排查覆蓋范圍更廣,執法尺度可以用“零容忍”來形容。
“信托公司在12月初收到了相關文件,每個信托公司檢查內容都不太一樣。”某信托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對上證報表示,“排查內容總體涉及三大方面:一是機構層面即公司治理,部分排查內容與之前發布的《信托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相符;二是業務層面,此次排查對信托公司所有業務100%覆蓋,之后的監管復核覆蓋面也是100%;第三是人員方面。”
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托行業風險項目個數與規模方面均呈上升趨勢,風險項目數量為1305個,環比增加18.64%;風險項目規模為4611.36億元,環比增加32.72%。
“從三季度數據來看,風險暴露確實比較快,因為信托融資成本偏高,與民企聯系更為密切等因素,信托公司的風險偏好高于銀行,因此其風險暴露也先于或高于銀行,同時目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監管對此存在擔憂。”一中型信托公司人士認為,“因此進行本輪風險排查非常及時,影響是正面的,更有利于監管層面后續做出準確決策。”
有信托公司風控負責人透露,12月6日,銀保監會相關領導召集68家信托公司一把手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傳達此次風險排查的主旨精神,對信托公司開展業務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信托公司將進一步落實以下工作:一是控制通道規模,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二是加強盡職調查,強化項目合規審核;三是提升管理能力,深入服務實體經濟;四是促進創新轉型,發力各項創新業務。
從今年來看,房地產信托業務和通道業務成為重點監管對象。以通道類業務為例,此次風險排查在事務管理類信托方面主要針對金融同業信托通道業務和資產證券化業務,延續了“去通道”的思路。
事實上,對通道業務的嚴格管控在今年下半年也可窺見端倪。今年8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下半年信托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對通道業務施行限額管理,要求不得新增。另有業內人士稱,之前部分信托公司接到監管口頭指導,嚴查底層資產為個人消費貸款的通道業務。
至于房地產類業務,在嚴監管下,房地產信托業務出現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新增規模環比增速負增長,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托資金余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
“從此次風險排查的內容來看,監管思路其實是一以貫之的。”某信托公司高管表示,“以通道業務為例,自2018年初以來,壓縮通道業務就已經成為行業的年度關鍵詞之一。后續資管新規的發布,對信保合作業務以及銀信合作業務的規范,本質上都是對通道業務加強監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