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2 10:2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王寧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劉逖表示,上交所ETF市場愿景比較簡單,即ETF讓投資更便捷;通過上交所的ETF市場可以對接境內實體經濟的各行業,對接境外各類資產。
本報記者 王寧
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工作的正式啟動,讓資本市場為之振奮。在11月30日舉行的“2019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滬深兩家交易所相關人士對滬深300ETF期權的準備工作進行了詳解。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上交所和深交所均在有條不紊的準備滬深300ETF期權上市工作。同時,在確保標的平穩起步的基礎上,將逐步豐富產品體系,持續優化交易機制,進一步降低期權的交易成本。
上證50ETF期權機制 優化明顯
滬深300ETF期權批準上市的消息令投資者為之振奮,一方面在于交投品種進一步豐富,另一方面標志著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將由此擴大。事實上,滬深300ETF期權的推出對于上交所和深交所來說,其意義各不相同。對于深交所來說,填補了ETF期權的空白,對于上交所來說,ETF期權產品再度豐富。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上交所已于日前對上證50ETF期權的交易機制進行了優化,且效果比較顯著。“近期為了更好的服務投資者和基礎證券市場,上交所對期權機制做了一些優化,推出了股票期權的組合策略、保證金業務和行權指令合并申報兩項業務,顯著提高了投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表示,近期組合策略和保證金業務日均節約保證金近10億元,這意味著每天可以為投資者節約近10億元的資金占用。股票期權每月行權一次,行權合并申報節約近3億元客戶資金,應該說機制優化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劉逖表示,上交所ETF市場愿景比較簡單,即ETF讓投資更便捷;通過上交所的ETF市場可以對接境內實體經濟的各行業,對接境外各類資產。目前,上交所ETF的境外基礎資產有美國的標普500、納斯達克100指數、德國DAX30指數,以及日本股票指數等。“上證50ETF期權運行近五年,整體平穩有序、市場規模逐步增加,投資者參與積極理性,經濟功能穩步發揮。”
深交所副總經理王紅表示,推出ETF期權對深交所意義更大,一方面是深交所構建完備產品體系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是零的突破,是空白的填補。
王紅說,“今年以來深交所已優化ETF的交易結算機制,大幅提升了流動性和申贖的效率,同時積極開展一些產品創新,推出服務國企改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地方債等方面的ETF創新產品。”
有序推進 ETF產品上市工作
隨著商品期權的擴容,金融期權產品也在推進,日前,證監會已經正式啟動擴大股票股指期權的試點工作,滬深300ETF和股指期權都已經獲批。對此,兩家交易所分別就準備工作向業內進行了介紹。
“上交所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正在做好新增期權標的滬深300ETF期權的準備工作,確保新增標的平穩上線。”劉逖說。
王紅也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就業務規則公開征求市場意見,組織全市場進行全網測試,同時,舉辦了各種市場培訓,開展做市商招募工作。接下來,會在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發布業務規則,做好市場的組織和測試工作,確保首只期權產品平穩上市。
王紅還透露說,“深交所會抓住當前的難得機遇,確保首只滬深300ETF期權平穩上市,充分發揮ETF期權的作用,推動期現聯動健康發展。將在首只產品平穩起步的基礎上,逐步豐富產品體系,有序推出深市ETF期權產品,持續優化期權交易機制,研究開發大宗交易、證券保證金等功能,進一步降低期權的交易成本,促進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深交所還大力支持以產業整合為重點的并購重組,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積極拓展固定收益的廣度和深度。
今年以來深市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成果比較顯著,截至10月底上市公司完成重組的有79家,涉及金額達3600億元;固定收益產品的發行規模不斷創新高,超過1.5萬億元,同時在產品品種上也不斷創新,推出紓困債、大灣區專項債和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下一步,還將繼續完善產品創新,推進公募REITs方面、知識產權證券化方面進一步的創新,助力地方政府和企業拓寬融資的渠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