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11:39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邢萌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信托功能角度來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事務管理類信托余額為11.60萬億元,較二季度末減少0.82萬億元,成為信托資產整體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11月26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2019年三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業務數據》,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受托資產余額為21.99萬億元,信托資產規模繼續保持穩步下降。
從信托功能角度來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事務管理類信托余額為11.60萬億元,較二季度末減少0.82萬億元,成為信托資產整體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的持續下降,體現出信托公司切實履行監管要求、落實去通道任務,這種形勢下,加強主動管理能力成為大勢所趨。
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袁田表示,信托業嚴格落實“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整改要求,嚴監管、強合規、重治理的監督執行效果明顯,信托業管理資產規模繼續平穩回落,盡管風險暴露有所上升,但總體可控。
去通道效果顯現 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大減
今年以來,信托資產規模逐步下降。據中國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受托資產余額較二季度末下降5376.90億元,環比下降2.39%,與二季度降幅0.02%相比,下降幅度增大。
無論從信托功能角度或信托資金來源來看,均能反映出銀信合作通道受限,通道業務縮水,行業業務結構趨于優化。
從信托功能角度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事務管理類信托余額為11.60萬億元,規模延續2018年以來的持續下降態勢,較二季度末減少0.82萬億元,環比減少6.58%,占比降至52.75%,構成信托資產整體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從信托資金來源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資金信托規模合計為18.53萬億元,其中,集合資金信托規模為9.84萬億元,占比44.74%,環比上升1.17%;單一資金信托規模為8.69萬億元,環比下降5.89%,占比39.50%。集合資金信托占比穩步增長,超過單一資金信托占比。袁田分析稱,信托公司主動管理業務增長明顯,傳統銀信合作通道業務持續式微,行業深化轉型效果逐步顯現。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去通道的不斷深入,未來信托公司主動管理業務占比將不斷上升,信托公司也從追求“量”逐漸向追求“質”的方向發展,關鍵在于是否能進一步拓展主動管理業務,信托公司只有不斷強化主動管理能力,服務實體經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足。
踐行服務實體經濟 信托資產風險總體可控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及相關交易對手的信用違約風險逐漸增加,信托行業風險資產隨之暴露。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信托行業風險項目個數與規模方面均呈上升趨勢:風險項目數量1305個,環比增加18.64%;風險項目規模為4611.36億元,環比增加32.72%。在嚴監管、強監管的政策措施下,信托資產風險率持續推高,三季度末風險率增至2.10%,較年初一季度末又提升了0.84個百分點。
整體上,信托行業總體風險仍在可控范圍。袁田表示,在相關監管部門的有力督導下,信托公司要強化自身公司合規建設和公司治理,穩妥處置風險項目,增強抵御和管理風險能力,加強信托從業人員能力培訓和素質提升,強化受托責任,培育受托文化,同時加強信托投資者教育,保持行業穩健發展。
另外,信托業轉型步伐加快,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從信托資金投向上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托資金占比依然穩居首位,信托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的立業之基堅定不動搖,相較于二季度末,投向工商企業、基礎產業及證券投資領域的信托資金占比有所上升,投向房地產與金融機構領域的信托資金占比下降明顯。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托資金余額5.51萬億元,在資金信托中占比為29.76%。截至三季度末,本年新增投向工商企業的信托資金1.09萬億元,在本年新增的資金信托規模中占比也較高,增至33%,環比增加1.15%。這表明信托行業堅定服務實體經濟,尤其在紓困民營小微企業、助力節能環保和支持高技術制造業方面積極行動。
袁田強調,服務實體經濟是信托行業的立業之基,實體經濟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就是信托行業服務的重點和亮點。信托行業要將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與行業自身高質量發展相結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