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11:15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監督管理仍然采取“中央集權”監督管理模式,證券監管機構通過調查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發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及時采取糾正措施確保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股票交易不會損害外部投資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會通過各種投資機構進行復雜交易,并且將自己隱藏在復雜交易的背后,從而使上市公司的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無法了解事實的真相。
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通過區塊鏈網絡技術,建立去中心化的監管模式,讓上市公司的每筆交易都能追根溯源,讓上市公司的資本經營始終處于透明狀態。
著名上市公司獐子島又一次出現扇貝死亡或者逃跑事件。這個歷史上曾經被稱為“海上大寨”的上市公司多次因為無法戰勝自然災害飼養的扇貝經常死亡或者逃跑而引起投資者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證券監管機構還是證券交易所都試圖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了解上市公司經營的基本情況。坦率地說,這是一種粗放式經營管理模式。它既無法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發現問題的癥結,同時也無法從會計資金流動角度發現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監督管理仍然采取“中央集權”監督管理模式,證券監管機構通過調查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發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及時采取糾正措施確保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股票交易不會損害外部投資者的利益。
然而,無論是內幕交易還是操縱市場,都是資本經營問題而不是資產經營的問題。因此,如果試圖通過調查資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發現資本經營中出現的問題,無疑是緣木求魚。
上市公司的資本經營非常特殊。如果用傳統的資產經營管理模式來監督上市公司的資本經營活動,那么,不可能了解事實的真相。
在茫茫的大海中,即使證券監管機構聘請專業第三方鑒定機構對上市公司的扇貝經營情況進行鑒定,也無法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這是因為上市公司的商品只不過是資本經營的手段或者資本經營的“道具”,上市公司從事的是資本經營,而證券監管機構試圖通過資產經營調查,了解上市公司的資本經營情況,證券監管機構當然不可能了解事實的真相。
當然,證券監管機構“刺破公司的面紗”,了解上市公司的資產經營情況,有助于戳穿謊言,糾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但是,如果不了解資本經營的特點,那么,證券監管機構很難發現上市公司弄虛作假的秘密。
資本經營是上市公司股權經營。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通過關聯交易或者內幕交易,將上市公司資金從上市公司轉移到相對人的手中。因此,對資本經營進行調查不能采取傳統的中央集權模式,通過建立統一的資金監管機構,由證券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的資金進行調查,發現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資本監管應當采用區塊鏈思維方式,讓上市公司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部門之間形成一種信息相互交叉監督的體制機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上市公司造假現象。
區塊鏈的核心價值就在于去中心化。證券監管機構不可能了解上市公司所有經營狀況,當然也不可能了解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情況,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有關詢問只不過表明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感到困惑,并不能說明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信息充分掌握。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不能代替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也不能代表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資本經營情況,投資者不能把投資的希望寄托在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的身上,投資者必須充分意識到,能夠體現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和資本經營情況的是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而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就是一個區塊鏈,投資者應當通過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了解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及上市公司各環節之間的交易情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現上市公司資金流動的渠道,也才能了解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可能蘊藏的風險。
區塊鏈網絡通過信息的傳遞,讓上市公司投資者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內部情況。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都是上市公司的“外部監督者”,只有上市公司的股東才是上市公司區塊鏈參加者。然而非常遺憾的是,我國上市公司絕大多數股東并不能真正控制上市公司,能夠控制上市公司的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之所以出現如此奇特的現象,就是因為在上市公司的內部出現了“內部人控制”和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人和實際控制可以通過關聯交易,牢牢地控制上市公司的經營,掌握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通過實際控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從而達到內幕交易或者操縱市場價格的客觀效果。各國證券法律普遍把內幕交易和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操縱行為區分開來,這樣做的目的或許是為了更好地發現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中存在的問題。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由于上市公司的資本經營(實際控制人經營)與上市公司資產經營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因此,證券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的資產經營進行監管,并不能解決上市公司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可能會通過各種投資機構進行復雜交易,并且將自己隱藏在復雜交易的背后,從而使上市公司的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無法了解事實的真相。
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通過區塊鏈網絡技術,建立去中心化的監管模式,讓上市公司的每筆交易都能追根溯源,讓上市公司的資本經營始終處于透明狀態。
區塊鏈的價值在于去中心化,但是,區塊鏈的本質在于密碼交易。換句話說,在每一個交易主體之間,存在者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交易密碼,只有掌握交易密碼,才能發現上市公司關聯交易或者上市公司操縱市場行為的秘密。各國證券監管機構總是千方百計地了解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交易密碼,試圖通過分析交易密碼,了解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資本經營狀況,進而了解上市公司的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行為以及關聯交易中出現的問題。
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應當具備區塊鏈思維,掌握區塊鏈網絡技術,發現實際控制人交易密碼,了解實際控制人交易的所有信息。如果只是從資金的流向入手,試圖在浩如煙海的會計原始憑證中發現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和關聯交易情況,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市場非法交易的問題。只有掌握區塊鏈思維方法,并且運用區塊鏈網絡技術監督管理中國資本市場,才能減少或者杜絕我國資本市場出現的內幕交易、關聯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
首先,證券監管機構應當改變傳統的中央集權監管模式,充分利用區塊鏈網絡技術,對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進行有效的監管。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可以借助于大數據,確定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只要了解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情況,那么,就可以對他們進行編碼,然后利用編碼技術,在證券監管機構內部對“享有”編碼的交易者資金流動和交易情況進行監督控制,一旦發現實際控制人通過特殊的方式進行交易,譬如通過暗號或者密碼交易,那么,就可以立即發現交易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調查取證,在證據確鑿情況下對實際控制人操縱市場或者內幕交易的行為作出行政處罰。
事后處罰措施固然有效,但是,如果能夠防患于未然,利用區塊鏈網絡技術,及時發現實際控制人的交易情況,那么,就可以防止中國資本市場出現大面積的非法交易情況,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內幕交易、關聯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就會借助于區塊鏈網絡技術立即在證券監管機構的屏幕上反映出來,證券監管機構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有關情況,并且通過問詢、調查等方式,進一步了解實際控制人的交易信息,必要的時候將違法行為人移交司法機關嚴厲懲罰。
其次,區塊鏈網絡技術實際上是一個信息的發布、搜集、整理的技術,也是一個數據庫管理的技術。區塊鏈網絡技術實際上是數據庫信息準入、信息篩選、信息識別的技術。其核心價值就在于,如果出現了非密碼交易,也就是出現異常交易,那么,整個區塊鏈就會發生斷裂,信息搜集系統就會立即對區塊進行排查,及時發現有關異常信息,并且采取措施加以整合,確保不正常的信息或者虛假信息不會出現在區塊鏈之中。
證券監管機構應當認真研究區塊鏈網絡技術,通過分發密碼或者在證券監管系統內部對實際控制人進行編碼,利用大數據分析系統,及時了解被編碼的實際控制人資金流向,了解實際控制人關聯交易、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及時發現違法現象,迅速作出處理,防止實際控制人的交易行為擾亂市場秩序,給外部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
證券監管機構未雨綢繆,對于那些采購和銷售環節資金難以控制的企業實行嚴格審批制度,支持他們在中小企業板塊或者在地方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拒絕他們在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掛牌經營。我國證券監管機構已經多次拒絕餐飲企業申請掛牌上市,拒絕批準資金無法監控企業成為上市公司,這說明我國證券監管機構已經具備了區塊鏈的意識。但是,要想真正確保我國資本市場公平運行,還必須充分利用區塊鏈網絡技術,建設信息相互交叉印證的監管系統,借助于區塊鏈網絡隨時發現證券違法交易現象,將違法行為人繩之以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