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06:36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張文湘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1月20日,大富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廣州大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凌實業”)停產歇業,而公司向大凌實業提供的8000萬元借款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大富...
11月20日,大富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廣州大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凌實業”)停產歇業,而公司向大凌實業提供的8000萬元借款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大富科技預計,將產生7000萬元至1億元的借款壞賬損失,而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4813萬元。受此影響,大富科技11月21日股價大跌9.48%。
2015年5月,大富科技以4250萬元的價格,收購凌代年持有的大凌實業51%股權。大富科技與大凌實業還約定,如大凌實業2015年、2016年的歸母凈利不低于2000萬元和1億元,大富科技將分別追加5000萬元和1.5億元投資。
不過,雙方在公告中并未提及大凌實業業績下滑時的補償問題,而《證券日報》記者為此致電大富科技,大富科技一位內部人士回應稱,“公司以大凌實業2014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為作價依據,購買凌代年持有的大凌實業51%股權”。
被大富科技收購后,大凌實業又于2016年1月26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在此期間,大凌實業業績表現低迷。2015年和2016年,大凌實業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316萬元和624萬元,未滿足追加投資的條件。此后,大凌實業業績持續下滑,2018年,大凌實業營業收入僅有1.41億元,虧損已達到6941萬元。
業績低迷的同時,大凌實業也通過多種手段開展融資。2015年,大富科技共計向大凌實業提供8000萬元借款;2018年,大凌實業共計向浦發銀行借款2280萬元,而凌代年則為大凌實業的債權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大富科技解釋稱,公司為大凌實業提供的借款,主要用于歸還前期因日常經營所需產生的銀行借款、支付供應商貨款及經營性費用、分紅款等,而大凌實業向浦發銀行的借款,則主要用于支付供應商貨款等日常生產經營活動。
此后,大凌實業未能按時歸還貸款本息,凌代年也未履行擔保責任,浦發銀行因此提起訴訟。11月7日,大富科技宣布,收到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大凌實業、凌代年名下價值2280萬元的財產采取保全措施。《證券日報》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末,大凌實業流動比率已低至0.5,截至2019年9月30日,其凈資產約為-5000萬元,歷史被執行人次數也達到7次;天眼查資料顯示,凌代年擁有實際控制權的公司有8家,周邊風險信息高達51條,今年6月末仍持有大凌實業48.57%的股權。
大富科技在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提到,大凌實業目前的土地、房產等資產總價值為6696萬元,公司初步估算,在償還銀行貸款等相關債務后,大凌實業總資產不足以覆蓋公司的借款及相應利息,目前大凌實業面臨多方債務違約、多項訴訟糾紛、員工大規模離職等問題,現已停產歇業;公司向大凌實業提供的借款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公司可能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預計將產生7000萬元至1億元的借款壞賬損失。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