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9 10:46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科創板上市帶來的打新機會救活了大批迷你基金,未來清盤基金數量是否再次走高,目前仍難判斷。
今年基金市場又迎來一個轟轟烈烈的發行潮,全年新發基金規模突破萬億大關指日可待。在新基金密集成立的同時,也有不少老基金因為規模持續低于5000萬或不再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最終走向清盤。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來清盤的基金突破100只,不過與去年全年423只清盤基金相比,數量大幅下降。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科創板上市帶來的打新機會救活了大批迷你基金,未來清盤基金數量是否再次走高,目前仍難判斷。
科創板打新救活迷你基金
近一年受業績不佳和委外資金撤出的影響,部分基金淪為迷你基金,規模縮水至5000萬以下,成為今年清盤基金的主因。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來清盤基金總數達到108只,其中,上半年清盤72只,其中,1月清盤數量高達24只,創下年內高峰;下半年清盤速度有所放緩,合計36只。
還有部分基金正走在清盤的路上,據不完全統計,光大保德信多策略精選18個月定開等5只基金已對外發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南方文旅休閑靈活配置混合等4只基金發布了擬終止基金運作的持有人大會公告,全年清盤基金數量還會有所增加。
2012年,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基金審核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首提“鼓勵建立基金退出機制”。2014年,匯添富理財28天債券基金成為首只清盤基金,此后公募基金清盤逐漸成為常態,2018年創下全年423只基金清盤的紀錄。今年以來,基金清盤速度有所下降,截至11月18日,清盤基金數量約為去年的1/4。
在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看來,今年基金清盤速度放緩是因為科創板打新熱潮救活了一大批迷你基金。“當時有很多基金規模低于5000萬,趁著科創板推出的時機,轉化為打新基金,以此為賣點向機構銷售。科創板起步之初,打新收益確實可觀,現在即使收益有所下降,基金公司的銷售也會盡力挽留客戶,打新資金撤出也還有個過程,規模不會立刻縮水。”
基金二季報數據顯示,在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中,規模在5000萬以下的迷你基金由一季度的327只減少至242只,137只曾經的迷你基金規模已回到2億元以上。其中,有11只基金規模增長超過100倍,例如,長信利信混合基金的規模從一季度末的19萬元增至2.17億元,增幅超千倍。
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10月下旬,監管層推出了公募基金快速注冊機制,但債券基金將采取批一只再報一只的流程。未來,基金公司或加大存量債券基金的持續營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減少債券型迷你基金的數量。
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居多
近年來,權益基金的投資實力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最近一段時間,權益基金規模開始出現喜人變化,股票基金已經連續6個月站穩萬億規模大關。不過,部分權益基金依舊擺脫不了無法長大的命運。
今年以來,包括華潤元大中創100、博時富時中國A股、易方達深成指ETF、諾安中證500ETF等6只指數基金清盤,這些指數基金均成立于2018年以前,成立兩年多時間規模依舊無法增長,多只基金在清盤前規模已經不足500萬元。
此外,今年以來已有兩只主動型股票基金清盤,其中,新華精選低波動股票基金自2018年初由保本基金轉型而來,恰逢股票市場進入熊市,規模也在轉型之后迅速下降,今年3月召開持有人大會清盤;創金合信優價成長股票則是一只發起式基金,今年11月因發起式基金成立滿三年規模不足兩億,自動觸發清盤程序。
從清盤基金類型看,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依舊是清盤主力,今年以來有31只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清盤,占比近三成。從基金公司看,有4家公司旗下清盤基金數量超過5只,最多的達到9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