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02:15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劉 霞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實驗室副主任杰夫·尼古拉斯說:“人工智能不會取代科學家,但使用AI的科學家將取代不使用AI的科學家。
美國能源部計劃將現有超級計算機變成高性能人工智能機器,以促進科學的發展。圖片來源:《科學》網站
美國能源部(DOE)官員近日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他們很可能在未來十年內要求國會撥款30億至40億美元,將現有超級計算機變成高性能人工智能(AI)機器,以促進科學發現的進程。
優化AI促進科學發現
DOE官員說,這一最新的人工智能計劃將有助于美國研究人員在科研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據美國《科學》網站10月30日報道,阿貢國家實驗室計算、環境和生命科學實驗室主任里克·史蒂文斯說,盡管能源部尚未詳細說明其計劃,但它可能包括為國家實驗室提供資金,以優化現有超級計算機,讓其“變身”為人工智能機器;以及為進行人工智能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學術研究提供外部資金等。
DOE官員稱,該計劃不僅可能加快數據分析速度,還可以使用AI提出假設并設計新實驗,以此加快數據收集速度。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實驗室副主任杰夫·尼古拉斯說:“人工智能不會取代科學家,但使用AI的科學家將取代不使用AI的科學家。例如,電池研究人員可使用這些工具在幾天內測試數千種材料的特性。”
能源部欲增加AI投資
高性能計算分析公司“高亮研究”公司首席執行官厄爾·約瑟夫對DOE的計劃表示高度贊許,他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盡管如此,但他同時也指出,與中國和美國產業界對人工智能的狂熱投資相比,DOE的計劃支出金額“不過爾爾”。
尼古拉斯也認為,DOE對AI的推進落后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該基金會在過去10年投資約45億美元資助改善AI算法和軟件的研究。但NSF計算機與信息科學與工程代理副總監厄文·賈昌達尼表示,鑒于DOE在資助大型用戶設施(例如超級計算機)方面的作用,該機構在AI領域的努力與NSF的計劃相得益彰。
盡管如此,能源部也擁有自己的“秘密武器”——海量數據。
DOE表示,該機構為大型對撞機、宇宙調查以及數千個基因組測序提供資金。DOE科學辦公室主任克里斯·法爾說:“這些設施每天產生的數據量達到拍字節(PB,1PB=250字節),用這些數據訓練的算法可以幫助科學家發現新材料或新物理學的蛛絲馬跡,這將改變科學領域的一切。”
DOE是目前全球AI投資領域的一個“新玩家”。市場分析公司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球公司在AI領域的投資預計將達358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44%。這些公司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商業優勢:它可以幫助銀行發現并預防信用卡欺詐;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可以利用它在大量地質數據中查明鉆探地點等。
各國政府角逐AI領域
各國政府也紛紛加入,其目標包括改善交通流量、提前發現癌癥等。美國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簽署了一項啟動美國AI戰略的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在2020財年對民用機構的AI和機器學習研究提供約10億美元資助;DOE則正在為未分類的軍事AI計劃尋求類似的資金額度。
《科學》網站在報道中指出,其他國家在AI領域的具體投資金額很難獲得,但在2017年,中國宣布了旨在實現全球領導地位的國家AI計劃,并計劃在2030年之前創造價值1萬億元人民幣(1400億美元)的商業AI市場。歐盟也已承諾,到2020年為人工智能提供200億歐元的資助。
那么,誰會在這場硝煙四起的AI角逐中取得領先地位呢?約瑟夫說,這取決于不同的衡量標準。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中國和美國分別占全球AI投資總額的60%和30%。中國AI出版物的數量一馬當先;歐盟擁有的AI研究人員最多;而美國AI研究人員的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