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02:11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劉海英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可信到透明,再到可追溯性,區塊鏈的優勢使其在產品跟蹤、庫存管理、數據驗證、產品認證等方面極具應用潛力。區塊鏈與物聯網形成“絕配”。
“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將極大推動我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開發。而在大洋彼岸,美國也有眾多的區塊鏈技術應用開發公司,為讓區塊鏈賦能經濟建設,不斷地努力嘗試。看美國區塊鏈的商業化應用,雖是管中窺豹,但依然可一覷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廣闊前景。
區塊鏈闖入金融圈:
沖擊力不容小覷
說到區塊鏈,不能不提比特幣,正是它讓區塊鏈這一技術走入公眾視野。在比特幣大火的那段時期,美國內圍繞加密貨幣展開業務的金融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加密貨幣的擁躉提供各種投資和交易平臺,以求在區塊鏈商業化應用市場分一杯羹。及至今年6月Facebook推出“天秤幣”(Libra)計劃,更是攪動了國會山,雖然政界的干預讓“天秤幣”前景疑云重重,甚至可能最終無法落地,但其對美國政界及金融圈產生的沖擊不容小覷。
美國聯邦政府并沒有推出對加密貨幣進行監管的通用框架,而各州對加密貨幣態度不一。有些州比較審慎,如馬里蘭州,其在今年8月宣布已加入北美證券管理人協會發起的“加密貨幣清障行動”(Operation Cryptosweep),警告公眾注意加密貨幣騙局;有些州則相對激進,如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等,其寬松政策催生了一批加密貨幣業務初創公司。如科羅拉多州的Salt公司,允許用戶利用加密貨幣進行現金貸款;加州的TrustToken公司,則可讓用戶創建有資產支持的易于交易的令牌,從而幫助用戶實現對資產的部分控制和所有權。
區塊鏈滲入物聯網:
一切皆在掌握中
從可信到透明,再到可追溯性,區塊鏈的優勢使其在產品跟蹤、庫存管理、數據驗證、產品認證等方面極具應用潛力。區塊鏈與物聯網形成“絕配”。
早在兩年前,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公司就開始和IBM合作,嘗試將區塊鏈技術用于供應鏈管理,其試點項目——對中國產豬肉和墨西哥產芒果的物流全程進行追蹤,效果良好,展示了區塊鏈技術的強大發展潛能。如何將區塊鏈有效融入自身業務流程,已成為目前全球各大零售商的開發重點。
不僅大公司如此,許多美國中小初創企業也在研究如何利用支持區塊鏈的物聯網設備來打造更加透明的供應鏈。如位于加州舊金山的Chronicled公司,其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制藥公司、大宗商品和貴金屬交易商追蹤其運輸過程的每一步,從而保證貨運物品的安全。
區塊鏈遇到人工智能:
衍生多種可能性
要說目前最受追捧的技術,當屬人工智能(AI),而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結合,則會衍生多種可能性,從而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應用模式。美國的科技創業者自然不會忽視這種商業機會。
加州一家醫療保健領域的AI公司Doc.ai,就將區塊鏈和機器學習相結合,用于預測分析和個人健康分析。其平臺通過一個安全的應用程序,將眾多醫療源(藥房、診所、急診室等)的所有患者醫療數據整合,使患者能夠管理其所有醫療數據,獲得有關其患病風險的預測見解。
同樣位于加州的Lemonade公司,則將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相結合,用于幫助用戶以合理價格獲得住房保險。該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為投保人尋找最優的保險費率,然后通過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幫助用戶鎖定支付協議。通過使用區塊鏈,公司能夠在幾分鐘內完成保險索賠批復、支付等事宜,大大提高了效率。
區塊鏈應用前景廣:
百花齊放才是春
區塊鏈開放、自治,信息可追溯但不可篡改,具有高度透明性,諸多特征使其成為一項備受期待的革命性技術。而目前這一技術的應用潛能還遠未被完全開發。今天我們看到的其在金融、物流、醫療、保險等領域的應用,僅是浮光掠影般的一瞥所見,尚有許多應用正在被嘗試、推廣。
而更須注意的是,從加密貨幣,到數字資產和智能合約,再到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區塊鏈技術在不斷進化,其賦能經濟建設的能力也在不斷擴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這一技術在更多領域大展身手。而到了眾多領域中區塊鏈應用百花齊放的時刻,我們會說:“區塊鏈走進了春天。”
期待中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