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02:29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未知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幸運的是,在總導演陳凱歌的設計下,我們得到7位導演的鼎力支持,他們是一批有熱情、有情懷、有創造力的優秀電影人。接到創作命題以后,他們放下手頭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中。
2018年10月,北京的秋天已經有了一絲早冬的涼意。在這個美麗的季節,我和陳凱歌導演、黃建新導演接到了一個重要任務:拍攝一部中國電影人集體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電影!
接到這個任務,我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拍攝這部電影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對我個人以及電影公司都是一份巨大的榮耀;忐忑的是,集體獻禮該如何通過電影表現?怎樣用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新中國70年來的巨大變化?
幸運的是,在總導演陳凱歌的設計下,我們得到7位導演的鼎力支持,他們是一批有熱情、有情懷、有創造力的優秀電影人。接到創作命題以后,他們放下手頭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中。大家注意吸收以往主旋律影片的創作經驗,選擇普通人的視角,聚焦普通人與時代的同頻共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對祖國的深情,電影里沒有一句空洞的說教和口號。《我和我的祖國》里的人物就像觀眾的親人、朋友、鄰居,甚至就像觀眾自己,他們的人生際遇與觀眾的新中國記憶激情碰撞,他們的歡樂、憧憬、激動、驕傲,印刻了新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7位導演將自己對祖國的理解和情感融入電影中,最終呈現了一部有溫度、有細節,同時具有歷史厚度的電影,為新中國70華誕獻上了一份獨特的生日禮物!當看到《我和我的祖國》從一組紙面上腦海中的詞語衍化為一部感人至深的銀幕作品時,我感慨萬千。《我和我的祖國》國慶期間在海外同步上映,海內外同胞的熱情讓我們每一位參與者熱淚盈眶。這是電影人對新中國70華誕的集體獻禮,是電影人的一次特殊創作。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也是中國電影史上值得書寫的一章。
這些年,隨著《湄公河行動》《戰狼Ⅱ》《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影片的成功上映,主旋律影片探索出一條文化表達與商業類型結合的路徑。大家普遍感到,主旋律電影的品質更高了,講故事的能力提升了,工業制作水平也更高了。記得30年前,我在劇組當攝影助理,那個時候拍電影只有一臺攝影機,遇到戰爭等大場面再向其他劇組借一臺,兩臺攝影機同時拍已經是高規格技術保障了。現在拍一部電影,四五臺攝影機已經是最基本的配備。實際上,電影的發展總是與技術革命聯系在一起。對于以視聽藝術和高科技為媒介的電影而言,不斷以創新塑造視覺思維和聽覺類型,更新觀看體驗和審美感受,是這門百年藝術永葆青春、始終吸引觀眾的生命線。
2016年,我和李安導演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相遇,談到電影放映技術,我們的很多想法不謀而合。大家共同的心愿是,讓觀眾在電影院真正身臨其境地感受電影的魅力,必須提升中國電影院的放映質量。那一年,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上映,全國只有唯一一臺放映機可以大致還原120幀/4K/3D格式的效果,在北京、深圳輪流放映。現在,李安的新作《雙子殺手》上映,觀眾已經可以在全國18個城市、30塊銀幕上觀看這部帶有未來感的高技術規格影片。
支撐這一變化的是中國技術團隊研發的CINITY高格式電影系統。它首次融合運用4K、3D、高幀率、高亮度、高動態范圍、廣色域、沉浸音七大前沿技術,它的問世打通了前期拍攝、后期制作、發行放映各個環節,是真正的中國技術、中國經驗。
與創作《我和我的祖國》一樣,CINITY也是一項大膽的嘗試。我們希望將CINITY作為支點,推動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水準再上一個臺階,撬動中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的新飛躍。我們相信,只有不斷推動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水準提升,電影藝術才能不斷綻放魅力,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審美的新期待。
直面挑戰,守正創新,推動電影高質量發展,是我們作為電影“國家隊”的使命。
(作者傅若清,為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董事長,《我和我的祖國》總出品人,蔣波整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