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30 09:32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前三季度,科創板上市公司達到33家,共為券商帶來24.35億元主承銷收入。受益于科創板帶來的增量業務以及主板首發(IPO)常態化等因素影響,今年前三季度證券業主承銷收入超78億元,同比增幅接近四成。
9月30日,傳音控股等三家科創板企業將掛牌上市。這意味著,在三季度最后一個交易日,科創板企業將再為證券業帶來2.2億元的承銷保薦收入。
今年前三季度,科創板上市公司達到33家,共為券商帶來24.35億元主承銷收入。受益于科創板帶來的增量業務以及主板首發(IPO)常態化等因素影響,今年前三季度證券業主承銷收入超78億元,同比增幅接近四成。
“保薦+跟投”制度是科創板一大創新,科創板運行滿兩月,券商跟投資金也獲得不菲浮盈。以9月26日收盤價來看,券商跟投資金浮盈18.63億元,平均浮盈1.37倍。雖然距離變現尚有時日,但隨著科創板穩定運行以及科創板公司業績穩定,給市場留下了不少想象空間。
券商主承銷收入
增近四成
9月30日,傳音控股、山石網科、熱景生物將在科創板掛牌上市,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德證券分別作為這三家企業的承銷保薦機構,分別獲得1.06億元、0.7億元、0.43億元的承銷保薦費用。
至三季末,科創板上市公司達33家。據發行信息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將為券商帶來24.35億元承銷保薦收入。作為2019年資本市場改革中可兌現的最大紅利,科創板直接增厚了券商收入。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據Wind統計,2019年以來,截至9月29日,共計50家券商實現了76.28億元的主承銷收入,同比大增33%。若將于9月30日掛牌上市的3家科創板企業帶來的2.2億元承銷保薦收入計算在內,合計同比增幅將近四成。
IPO項目是主承銷收入的最大支撐,不論是金額還是占比都較去年同期增幅明顯。其中,今年以來IPO業務收入合計67.8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幅達51%。
“三中一華”
是最大受益者
上述3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保薦、承銷工作由22家券商完成。由于其中有6家科創板企業為聯合保薦或者引入了聯合主承銷商,其分配比例未予顯示,因此只對剩余27家由單一券商保薦承銷的項目進行統計分析,8家券商獨立保薦承銷科創板企業所獲收入超億元,“三中一華”表現較為突出。具體情況如下:
中信證券共參與了6個科創板項目的保薦承銷工作,剔除未顯示聯合主承銷分配比例的兩個項目后,共計帶來3.31億元的承銷保薦收入,暫時排名第一。其中,柏楚電子、容百科技分別帶來超8000萬元的收入,傳音控股更是將為中信證券帶來1.06億元的收入。
中信建投證券參與了7個科創板項目的保薦承銷,其中5個單獨保薦承銷的項目帶來了3.06億元的收入,天宜上佳、新光光電、鉑力特3個項目的承銷保薦費用均超5000萬元。
華泰聯合證券參與的4個科創板IPO項目中,有3單為獨立承銷保薦,共計帶來2.46億元的費用。其中,光峰科技1單帶來的收入就接近1億元。
中金公司目前參與4個科創板項目的承銷保薦,其中山石網科和交控科技兩單獨立保薦承銷項目為其帶來的費用超1.2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募資額度最高的中國通號由中金公司擔任保薦機構,但在承銷環節引入中信證券等5家主承銷商,這單業務帶來的承銷保薦費用達1.49億元。
子公司跟投
兩月平均浮盈1.37倍
科創板已經運行了兩個月,截至9月26日,包括最新上市的天奈科技在內,30只科創板股票最新收盤價平均漲幅為126.97%。由此可見,科創板股票為打新的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收益,參與科創板企業戰略配售的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也獲得了不菲的跟投浮盈。
截至目前,有16家券商另類子公司參與跟投科創板公司,合計跟投資金16.11億元,以9月26日收盤價來看,券商跟投資金浮盈18.63億元,平均浮盈1.37倍。而若以上市以來最高價來算,券商跟投資金最高浮盈41.49億元,浮盈收益達2.57倍,不過由于科創板企業上市前5日不設漲跌幅,大多股票上市初始振幅巨大,資金博弈較為充分,最高價時點的收益率參考意義不大。
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的跟投浮盈均接近3億元,浮盈幅度超110%。華泰聯合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安信證券、海通證券的浮盈均超1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