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0 09:38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27日成功過會后,因“故宮口紅”躥紅網絡的華熙生物近日向證監會提交了上市注冊申請,意味著公司距離成為科創板美妝第一股又近了一步。
“玻尿酸第一股”將登科創板,毛利率堪比茅臺
界面新聞 作者 趙陽戈
阿爾法工場
導語:綜合毛利率一直保持著較高水平,接近80%。
8月27日成功過會后,因“故宮口紅”躥紅網絡的華熙生物近日向證監會提交了上市注冊申請,意味著公司距離成為科創板美妝第一股又近了一步。
華熙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又名玻尿酸)供應商。值得關注的是,招股書顯示,公司綜合毛利率一直保持著較高水平,接近80%,某些產品的毛利率甚至超過了90%,可以與茅臺這類優質白酒企業媲美。
這家公司的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技術起步是源自收購,后續相關技術主要為獨立研發。
玻尿酸市占率36%
材料顯示,華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1月,是透明質酸產業化規模位居國際前列的企業。
所謂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簡稱HA,又名玻璃酸、玻尿酸),是存在于人體和動物組織中的一種天然直鏈多糖,人體內主要分布在眼玻璃體、關節、臍帶、皮膚等部位。
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潤滑性、黏彈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理化性能和生物活性,在醫藥(骨科、眼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胃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皮膚科等)、化妝品及功能性食品中應用十分廣泛。
據悉,華熙生物的透明質酸發酵產率可達10-13g/L,酸產量從2000年0.8噸到2018年達到近180噸,擁有醫藥級、外用級及食品級透明質酸原料近200種產品規格,廣泛應用于醫藥、醫療器械、化妝品、食品等多個領域,并銷往美國、歐盟、韓國、日本、俄羅斯、中東等40余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的分析,2018年,全球透明質酸原料銷量達到500噸,按照銷量口徑計算,華熙生物全球市占率36%。
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一季度華熙生物的營業收入規模分別為7.33億元、8.18億元、12.63億元、3.5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9億元、2.22億元、4.24億元、1.07億元。
此番華熙生物擬募資31.54億元,資金投向研發中心提升改造項目、華熙天津透明質酸鈉及相關項目、華熙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園3個項目,投資金額分別為4億元、11億元、16.47億元。
來源:說明書
來源:說明書
華熙生物主要產品有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等。2018年華熙生物的綜合毛利率為79.92%,2019年一季度的綜合毛利率也有77.52%。
據華熙生物披露,原料產品方面,公司2018年的醫藥領域注射級、滴眼液級原料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11.38萬元/kg和1.88萬元/kg,產品毛利率水平分別為91.03%和87.28%;
化妝品級原料的平均銷售價格為0.24萬元/kg,產品毛利率水平為74.63%;食品級原料的平均銷售價格為0.13萬元/kg,產品毛利率水平為53.44%。
醫療終端產品方面,華熙生物的產品主要包括軟組織填充劑、眼科黏彈劑、醫用潤滑劑等醫療器械產品,以及骨關節腔注射針劑等藥品。
最被世人熟悉的,可能還是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華熙生物自2006年開始交聯技術的研究,依托該技術開發的“潤百顏®”注射用修飾透明質酸鈉凝膠2012年獲得CFDA批準上市,是國內首家獲得批準文號的國產交聯透明質酸軟組織填充劑,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局面。
華熙生物還在說明書里順便給自己做了一把廣告,其稱“通過工藝控制,公司的玻璃酸鈉注射液產品內毒素限值小于0.03EU/ml,是該產品國家藥品標準限值1EU/ml的1/30,顯著降低了注射后副反應的發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除此外華熙生物還擁有“BIO-MESO”、“絲麗(CYTOCARE)”、“米蓓爾(MEDREPAIR)”、“潤月雅(PLUMOON)”、“夸迪(QUADHA)”、“德瑪潤”等多個品牌系列,產品種類包括次拋原液、各類膏霜水乳、面膜、手膜、噴霧等。
來源:官網另外在2018年,華熙生物利用專利產品“油分散透明質酸鈉”為核心原料,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出“故宮口紅”。“故宮系列”產品還有唇膏、面膜等,相關合同有效期自2018年11月10日至2021年11月9日。
來源:官網
核心技術起步源自收購
需要說明的是,華熙生物的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起步技術,源自收購。
據悉,華熙生物2000年1月成立后,于2001年5月向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購買了發酵法生產藥用透明質酸的初始技術,此后通過合作研發,共同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勵;
而后公司通過合作研發、獨立研發等方式,持續開展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技術的研究,才逐步形成了自有的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一系列產業化技術,并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技術優勢。
資料顯示,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前身為山東省商業科學技術研究所)在國內較早開展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技術研究,其承擔的“發酵生產透明質酸”項目曾于1995年通過“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生物技術項目專題驗收。
在2001年5月購買初始技術之后,華熙生物又在2001年9月28日與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簽訂了《技術轉讓補充合同》,以及在2008年2月5日簽訂《技術合同書》,進一步明確技術成果的歸屬及使用權利。這之后的酶切法規模化生產低分子量及寡聚透明質酸等技術的成型,已是2011年之后的事了。
除了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之外,華熙生物2018年10月與江南大學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雙方約定江南大學授權發行人使用與透明質酸、軟骨素相關的三項專利,許可方式為獨占使用,許可期至2034年9月11日。
2018年6月,華熙生物與清華大學簽署《施專利實許可合同書》,由清華大學許可發行人以排他許可方式實施:
(1)一種生產透明質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應用,許可期至2034年4月23日;
(2)一種高產透明質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構建方法與應用;若該發明獲得專利權授權,許可期至該專利法定有效期屆滿之日止(專利法定有效期限為20年)。
來源:說明書當然,華熙生物自己也有研發團隊。截至2018年3月31日,華熙生物的核心技術人員、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7人和208人。208人中碩士及以上學歷95人,教育背景涉及發酵工程、生物工程、微生物學、化學工藝、藥物化學、生物化工、分析化學等交叉學科專業。2018年華熙生物的研發支出5286.59萬元,增長率超過100%。
“華熙系”資本帝國華熙生物的控股股東為華熙昕宇,華熙昕宇直接持有華熙生物65.8632%,實控人趙燕。大股東涉獵領域相當廣泛,包括文化體育、重資產運營和股權投資等。
來源:說明書
來源:說明書
來源:說明書
來源:說明書
來源:說明書
來源:說明書多元化背景下,控股股東華熙昕宇和實控人趙燕還就有關避免和減少關聯交易作出確認、承諾和保證,即不向華熙生物拆借、占用資金,不要求華熙生物及其下屬企業違法違規提供擔保等等。另從公開信息看,趙燕旗下的華熙昕宇為第一創業(SZ:002797)的第一大股東,持股5.4億股,持股比例為15.41%。不過最近消息顯示,華熙昕宇計劃半年時間里減持不超過1.0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3%),減持的原因為“經營業務發展需要”。第一創業最近的財務信息顯示,2019年1-8月凈利潤2.66億元,較2018年增長明顯。
來源:說明書
來源:說明書
來源:說明書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