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4 08:48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張婷婷 實習生 黃昌卉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開板并試點注冊制給投行帶來了增量業務機會,多家券商招兵買馬增加人員儲備。
分享到:
科創板開板并試點注冊制給投行帶來了增量業務機會,多家券商招兵買馬增加人員儲備。證券時報記者根據中證協數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共有39家券商新增保薦代表人211人。
在優質項目向頭部券商集聚的大趨勢下,中信證券、華泰聯合、國泰君安保代增員均超10人。許多中小券商也在抓科創板機會,努力實現“彎道超車”,中原證券、民生證券、五礦證券、聯儲證券等保代增員幅度明顯。
39家券商保代增加
中證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31家證券公司(單家公司口徑)實現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148.02億元,同比增加26.66%。從7月份開始,科創板設立對投行業績的提振效應開始顯現,28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給投行帶來了逾20億元的承銷保薦費。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今年前8個月,有7家券商保薦代表人增員數量超10人(含10人)。
有券商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投行人員分為保薦代表人和一般從業人員,保代有資格對承做的項目進行簽字,對項目的質量、進度、重點問題進行把關和監控,可以說是投行條線核心人員,保代人員的增加可能與項目增多有關系。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科創板推出后,一方面對上市公司財務披露的要求沒有降低。另一方面,對上市公司項目的行業、業務、技術的相關表述要求日益提高,需要保薦人員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將注冊或者剛注冊的保代,既可以簽項目又可以去現場核查,屬于稀缺人才。
證券業是個流動性較強的行業,上述券商保代人員的增加,部分為新注冊人員,也有部分來自其他券商。數據顯示,部分券商保代在減員,比如德邦證券今年保代人數減少9人,財通證券、招商證券、興業證券、九州證券、國海證券、廣州證券保代減員均在5人(含5人)以上。
中小券商試圖彎道超車
投行業務在券商發展中屬于重點業務,在“扶優限劣”的監管思路下,優質項目向大投行集聚的趨勢非常明顯。
從保薦代表人的增員數量來看,大投行占優勢。“老大哥”中信證券今年以來保薦代表人的增員數量最多,由年初的164人增至190人。華泰聯合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的保代增員均超10人。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小券商也在發力投行業務,希望借助科創板的機遇實現彎道超車。
就證券業協會備案數據來看,中原證券目前保薦代表人數量為41人,較年初的23人增長78%,增幅僅次于中信證券。早在今年6月,中原證券港股上市五周年紀念日時,就對公司發展做了階段性總結,并表示要謀求“二次騰飛”,其中,投行條線是最先改革的業務條線,中原證券投行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和優秀團隊,使團隊規模由原來的100多人增至近400人。
民生證券在科創板推出后的表現備受行業關注,項目儲備數量也迅速增加。今年4月份,民生證券董事長馮鶴年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科創板的推出推動了投行內部的改革,公司將完善現有的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向一流投行目標邁進。今年以來,民生證券保代人數從106人增至117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