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6 08:1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獐子島主要產品蝦夷扇貝減收超過四成,成為導致虧損最為重要的原因!
《電鰻快報》文/高偉
8月24日,獐子島發布2019年半年報,報年報顯示今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為12.88億元,同比下降8.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59萬元,去年同期為1465萬元,同比下降261.06%;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37萬元,去年同期為944萬元,同比下降達453.58%!
明細數據是這樣滴:今年1-6月,獐子島的產品蝦夷扇貝、海參、鮑魚、海螺、海膽及其他分別貢獻營收1.19億元、1.01億元、8608萬元、4344萬元、1480萬元和9.25億元,同比變化分別為-43.98%、23.14%、19.98%、-2.71%、84.18%和-6.64%,占總收入比例分別為9.21%、7.81%、6.68%、3.37%、1.15%和71.78%。
該公司營業構成,我們直接觀圖啦:
《電鰻快報》發現,獐子島主要產品蝦夷扇貝減收超過四成,成為導致虧損最為重要的原因!
果不其然,獐子島在半年報中表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蝦夷扇貝盈利能力下降帶動整體盈利水平下降。財報顯示,其蝦夷扇貝收入為1.19億元,同比減少43.98%,主要原因為海洋牧場底播蝦夷扇貝資源量下降,活鮮品銷售收入及成本下降。獐子島表示,蝦夷扇貝引種近40年來,已發展成為當地底播增殖的主要品種。蝦夷扇貝是獐子島的優勢產品,養殖面積和產量居業內首位,是其利潤的主要貢獻產品。
獐子島還表示,將逐步實現底播蝦夷扇貝規模壓縮至60萬畝左右,增大生態隔離區設置,降低系統性大規模死亡蔓延等風險。在既有銷售蝦夷扇貝產品基礎上,深化海螺、海參資源養護區和資源增殖區建設。同時,恢復底播鮑魚資源量,加大海膽、魚類等資源養護品種的合理養護開發,穩定海洋牧場收益。
這是什么節奏?就是扇貝的故事講不下去了,或者講完了,開始講一講海螺、海參的故事。
早在2014年10月,獐子島就因為扇貝存貨異常出現了大規模虧損,進而引起了其在2014年12月復盤后的三個跌停。2018年1月30日,獐子島再度發布公告,稱其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簡而言之,“扇貝跑了”。緊接著,在2018年2月9日,獐子島就被證監會以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
而獐子島新故事開頭是這樣書寫的:
公司半年報稱,分產品中海參成本同比增長64.92%,主要原因為海參整體銷售業務增長,成本同比增長。分產品中海螺成本同比增長150.66%、毛利率同比下降53.35%。主要原因為:2019年以前海螺成本主 要為采捕和運輸成本,不包括海域使用金成本,毛利率較高。近年來公司底播蝦夷扇貝收入份額下降、海螺收入份額逐年上升,且海螺采捕海域面積已與底播蝦夷扇貝養殖面積基本相當,原來由底播蝦夷扇貝分 攤全部海域使用金成本已不合理,自2019年開始,公司調整為按主要養殖產品占用養殖海域的面積分攤海 域使用金成本。因此,本期海螺成本同比增長較大,毛利率下降。
獐子島繼續表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本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余額-15.6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8.09%;公司于2019年7 月9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處罰字【2019】95號)《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 先告知書》,公司及相關人員將根據海洋產業的行業屬性,公司成本結轉及核算的合理依據以及船舶航跡 適用性等相關情況,對上述相關擬處罰措施進行陳述、申辯和聽證。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截止 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上述事項的存在可能會導致對本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 為保證持續經營能力,公司根據目前實際情況,擬采取下列應對措施:
一是努力改善主業經營;二是優化債務結構;三是強化成本費用管控。其中,優化債務結構方面,公司將部分2019年到期的流動負債調整為中長期負債,與公司的經營周期合理匹配。同時處置閑置資產,繼續通過對目前處于低效率或閑置的存量資產進行整合、如出租出售等方式,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增加現金流,有步驟的償還銀行貸款,降低資產負債率。
獐子島的扇貝故事講完了,已經開始講海螺、海參的故事了,各位看官能否分清虛實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