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09:4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張歆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開市“滿月”,交易數據出爐:科創板開市以來總體平穩,市場熱情度處于高位,投資者情緒逐步趨于理性,各項機制初顯成效。
資本市場的“歲月靜好”,從來都離不開監管規則和機制的“守護”。
科創板開市“滿月”,交易數據出爐:科創板開市以來總體平穩,市場熱情度處于高位,投資者情緒逐步趨于理性,各項機制初顯成效。由此,“平穩”和“理性”成為市場各界點評科創板首月市場表現的“刷屏詞”。
筆者認為,如今看起來十分樸素的平穩運行的背后,是規則先行的制度鋪墊,是有疑必問的高效信息披露,是及時有效監管的成功威懾。
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科創板的制度建設也由此開啟。接近三個月后的1月底,相關配套業務規則公開征求意見。3月1日,《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等近30個文件集中發布,涉及申報門檻、發行承銷、市場交易、信息披露要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多個維度,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戰略布局也終于正式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規則體系。
就發行審核制度而言,目前科創板累計受理企業152家,行業分布堅守科創板支持國家戰略定位,企業集中于“三個面向”、“主要服務”、“重點支持”、“推動融合”等領域。從上市標準看,有129家、4家、1家、11家、4家企業分別選擇了科創板一至五套上市標準,另有3家企業選擇差異表決權/紅籌企業適用的第二套“市值+收入”指標,科創板上市規則包容性特征體現明顯。
從發行審核環節的運作來看,上交所根據信息披露監管要求,及時回應投資者關切,第一時間審核公司公告,針對個別科創公司的核心技術涉及專利訴訟,在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的指導下,會同相關派出機構,及時采取監管行動,督促公司向市場說清講明有關情況,并督促保薦機構發表核查意見,充分滿足投資者知情權、緩解市場擔憂。同時,上交所對于違規行為果斷處理,敦促中介機構切實履行“看門人”職責。筆者注意到,上交所已經至少“問退”了4家申報企業。隨著更多公司認識到監管“動真格”,被問退或主動放棄申報的情況很可能還會增加。
從市場交易情況來看,科創板開市以來經歷了充分博弈、震蕩上漲、回歸理性的過程,至今28家已上市科創板公司股價全部上漲,較發行價平均漲幅171%,漲幅中位數160%。在交易機制創新方面,科創板公司上市首周不設置漲跌停限制,5個交易日后漲跌幅放寬至20%,有利于及時反映市場的價值判斷,更有效發揮市場定價作用。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目前科創板開戶數低于400萬戶,兼顧了風險承受力與市場流動性;近四成開通科創板權限的投資者參與首月交易。自然人投資者為科創板參與主體,交易占比89%,專業機構交易占比11%。未來,隨著新股供給常態化、投資者參與熱情趨穩,科創板估值將逐漸回歸理性。也就是說,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機制發揮了顯著效果,市場中合格投資者對于科創板市場交易的認知、判斷、駕馭能力高于A股市場平均水平。
此外,筆者注意到,科創板交易首月共發現8起異常交易行為(包括5起拉抬打壓股價類、3起虛假申報類異常交易行為),且單周呈現遞減態勢,這也表明投資者對于規則和監管的敬畏在逐步提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于擔負資本市場改革創新試驗田重任的科創板市場而言,完備且兼具可操作性的規則就是最好的“糧草”。筆者相信,科創板交易首月的“行穩”也將為科創板市場的“致遠”奠定堅實的基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