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2 09:35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郵儲銀行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資本高效利用,緊平衡的原則,堅持內外源并舉、股債并行的原則來充實資本。資本充足水平一直能支持業務的穩健發展,也定期開展壓力測試,未來兩年資本壓力可控。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簡稱“郵儲銀行”)8月21日在北京和香港兩地同時舉行業績發布會,回應了A股IPO進展、理財子公司開業時間、LPR改革影響等問題。
????????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關于A股IPO進展的提問時表示:“在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我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相關工作,力爭早日完成國有大行兩地上市的‘收官之戰’。”
????????理財子公司有望年內開業
????????談及理財子公司籌建進展,郵儲銀行副行長徐學明表示,擬于今年9月向監管部門提交該行理財子公司開業申請,并爭取于今年內正式開業。
????????徐學明介紹,目前在郵儲銀行管理的理財資金中,非標資產占比約10%,在銀行同業中較低,轉型壓力相對較小。下一步非標資產的化解要嚴格落實銀保監會相關規范要求:一是回收;二是回表;三是新發長久期產品來化解。徐學明說:“回表的資產將嚴格按照表內要求進行,不給表內增加風險。”
????????在凈值轉型方面,徐學明表示,近一段時期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進一步提速。下一步結合自身的客戶結構特點積極推進轉型工作。特別在產品體系搭建上,將以固收產品為主,以混合類和權益類產品為補充,將重點打造幾款名片型產品,比如普惠性、養老型、抗通脹型產品。
????????郵儲銀行20日公告顯示,該行董事會審議并通過了永續債發行方案,擬發行不超過800億元減記型無固定期限資本證券。張金良表示,郵儲銀行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資本高效利用,緊平衡的原則,堅持內外源并舉、股債并行的原則來充實資本。資本充足水平一直能支持業務的穩健發展,也定期開展壓力測試,未來兩年資本壓力可控。
????????新LPR倒逼銀行深挖零售“富礦”
????????近日,業內高度關注的“貸款利率兩軌并一軌”靴子落地。
????????談及“兩軌并一軌”對郵儲銀行的影響,張金良認為,改革將推動國內商業銀行加快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的轉型。對郵儲銀行來說,既面臨挑戰,也面臨機遇。一方面,郵儲銀行擁有5.89億零售客戶,是一個很大的“富礦”,利率市場化將倒逼郵儲銀行深挖這一“富礦”,使其成為未來最重要的增長點;另一方面,郵儲銀行長期堅持的零售戰略,使郵儲銀行對利率市場化改革有著天然的適應性。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郵儲銀行以2.55%的凈息差水平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經營業績穩步提升,撥備前利潤增長18.81%,凈利潤增長14.98%,雙雙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速;零售銀行特色優勢持續穩固,個人銀行業務收入占營收比重高達61.30%。
????????“我們對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的息差表現和良好的增長性,有充分的信心。”張金良表示,郵儲銀行將從負債端、資產端、中收端、成本端采取一系列舉措。
????????張金良介紹,在負債端將深挖存款優勢,降低資金來源成本。在存款發展上,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理念,不刻意追求存款市場份額,不以規模論英雄,嚴格控制高成本存款的吸收,多措并舉,引導分行重點加大活期、低利率產品營銷,降低資金來源成本。
????????在資產端,郵儲銀行基于獨特的資產負債表,將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加大對“三農”、小微企業和居民消費的信貸支持力度,提升存貸比。零售貸款受利率市場化的沖擊相對較低,提升零售貸款占比可以改善貸款組合的整體收益率。
????????在中收端,郵儲銀行將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加大中間業務發展。
????????在成本端,郵儲銀行將有效管控風險成本和運營成本。一方面,將繼續強化全面風險管理,進一步健全信用風險管控體系,保持良好的資產質量,有效控制風險成本。另一方面,將加快科技系統研發及大數據技術應用,通過輕型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網點轉型、調整運營成本結構,提高成本配置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合理控制成本收入比。
????????“基于郵儲銀行天然的零售基因、獨特的資產負債結構、穩健的風險管理文化,在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過程中,我們有信心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的息差表現、風險表現和財務表現。”張金良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