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0 11:11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陳 磊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研技術團隊摸索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條件、孤雌激活條件等預實驗后,從2018年8月正式開始了克隆貓的研發實驗,本次代孕貓在胚胎移植66天后順利分娩?!按笏狻笔且恢环浅?蓯鄣挠堂垺?/blockquote>
圖為克隆貓“大蒜”。
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見過克隆貓嗎?我國第一只自主培育的克隆貓——“大蒜”還差兩天就滿月了。
“‘大蒜’陪伴我3年了,它因疾病過世。現在通過克隆技術,‘大蒜’又來到我身邊,我們將重啟新的生活。”克隆貓“大蒜”主人黃雨激動地說。
“‘大蒜’于2019年7月21日經代孕貓自然分娩順利出生,并經過第三方機構認定為克隆貓,小貓現在健康狀況良好。”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米繼東8月19日宣布,我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貓誕生。
科研技術團隊摸索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條件、孤雌激活條件等預實驗后,從2018年8月正式開始了克隆貓的研發實驗,本次代孕貓在胚胎移植66天后順利分娩。“大蒜”是一只非常可愛的英國短毛貓。
“以現階段的克隆技術水平來看,從4只代孕貓懷孕,成功生產了一只克隆貓,成功率是較高的。”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大元認為。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施振聲介紹:“貓的生殖生理特性與絕大多數動物不一樣,因為貓不是自發排卵動物,是少數的誘發排卵動物之一,其生殖周期特別,克隆技術較困難,操作繁瑣。這次成功培育克隆貓是世界為數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標志我國在克隆領域邁進一大步。”
中國工程院院士夏咸柱說,物種資源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關注重點。我國生物物種資源豐富,但由于各種原因,不少物種處于瀕危狀態,通過體細胞保存,建立動物的種質庫,利用克隆技術能讓瀕危動物物種種群數量得以增加,并通過基因檢測,實現動物個體種群管理和疾病控制等,這些都是生物技術的應用方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