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3 11:02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作者:未知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8年在中國網絡文學平臺發布的新作品中,現實題材作品占比達65.1%,同比增長24.0%;在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活動入選的24部作品中,現實題材作品占比達71.2%。
觀眾在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現實題材作品展區參觀
近年來,憑借立足大眾視角、想象力豐富、風格多樣等特點,網絡文學在現實題材創作方面找到新的發展動力,一批彰顯時代風采、洋溢著生活氣息的力作不斷涌現——《遍地狼煙》《網絡英雄傳》先后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大江東去》《蒙面之城》分獲“五個一工程”獎和老舍文學獎;《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散落星河的記憶》等登上年度“中國好書”榜。這些作品在客觀描繪現實生活的同時,也對當下的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度思考,使網絡文學承載了更多的時代精神與文化內涵。正如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開幕式發言中所提到的,在玄幻、仙俠、懸疑、言情等題材熱度不減的情況下,我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明顯升溫,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出更加積極的作用。
“現實書寫”成為關鍵詞
8月9日至11日,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北京舉辦,會上發布的《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在中國網絡文學平臺發布的新作品中,現實題材作品占比達65.1%,同比增長24.0%;在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活動入選的24部作品中,現實題材作品占比達71.2%。
“從網絡文學的內容創作趨勢來看,不僅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玄幻、武俠、仙俠題材類作品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廣泛喜愛,反映當代中國的作品的受歡迎度也日益提升。”據閱文集團聯席CEO梁曉東介紹,近幾年來,閱文平臺涌現出不少優秀現實題材網文作品,它們真實描繪、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現實,并承載了更多的思考和時代精神,如作家齊橙的《大國重工》,通過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反映出20世紀80年代中國重工業崛起壯大的創業史;獲得第三屆閱文現實題材征文大賽特等獎的《上海繁華》,講述了上海近10年的風雨變化;此外還有記錄中國鐵路建設的《中國鐵路人》等。
“這些作品都講述了現實背景下中國人的奮斗故事。有意思的是,這些現實題材網文作品不僅深受中國讀者喜愛,也頗受海外讀者青睞,成為海外讀者了解當今中國的窗口之一。”梁曉東認為,在網絡文學的世界里,從古老神秘的東方世界到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一個真實、立體、多樣的中國逐漸展現出來。
現實題材作品的明顯升溫,也讓“現實書寫”成為本屆“網絡文學+”大會的關鍵詞。在大會期間舉辦的“現實書寫時代映像”分論壇發言中,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表示,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激發了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豐富了文學創作的內容形式。“現實題材風頭正勁,首先得益于政策導向,提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引領了各種形式的文藝創作;其次符合人民期待,目前,網絡文學已從邊緣位置逐漸進入主流舞臺,并成為深受群眾喜愛的文學類型,因此,在創作上也必然要與時代同步;最后是順應市場潮流,網絡文學發展需要捕捉熱點,開辟新的疆土。”王野霏說,“2019年可以說是我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發展、培育的重要分水嶺。”
“現實題材作品顯示出強勁的發展態勢,越來越多的網絡文學作者將目光傾注于廣闊的大地和沸騰的生活,書寫時代風貌。”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研究員肖驚鴻認為,現實題材創作讓網絡文學發展呈現新活力。
創作緊跟時代步伐
優秀的文學作品反映時代風貌、展現時代內涵,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資源,也為網絡文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和廣闊空間。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現實書寫時代映像”分論壇上公布的現實主義IP精品書單中,有若干緊跟時代腳步的用心之作:以國企改革和民企奮斗為線索、對民族工業現實困境和復興前景進行實錄式描繪的《復興之路》,將普通男女的情感發展融入“援非建設”這一特殊環境中的《他從暖風來》,講述新上海人、小人物在上海這座繁華都市奮斗經歷的《上海繁華》,以及講述一名傳統手藝人成長為現代藝術家的《大美時代》等。
“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是文化從業者共同的責任與使命。”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張蓉介紹,閱文已連續4年舉辦現實題材征文大賽,以鼓勵網絡作家更多嘗試現實題材創作,發掘現實題材佳作。“網絡文學內容應是多樣化的,作家要能夠深入生活、觀照現實,把充滿正能量的作品帶給廣大讀者。”
新的產業增長點
現實題材火熱也讓網絡文學找到了新的產業增長點。作為文化產業內容生產的最前端,文學一直是游戲、影視、動漫的源頭活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版權的深度開發和多重使用,有力拉動了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并帶動整個網文行業的轉型升級?!秷蟾妗凤@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各類網絡文學作品總計達2442萬部,向海外輸出的網絡文學作品數量超過1萬部,覆蓋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地區,中國網絡文學持續在全球“圈粉”。此外,2018年,由網絡文學改編的網游收入達到130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游戲作品的同質化問題。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費持續升級,讀者的審美趣味也不斷提高。”馮士新說,網絡文學應堅持走精品化、高質量發展之路,未來,相關從業者應進一步加強相關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作品的創作生產,要善用小切口反映大時代、以普通人折射大境遇,用生動的故事弘揚正能量、主旋律,展示偉大成就、偉大變革;要在創作中始終把握正確方向,凝聚共識力量,深刻反映歷史滄桑巨變,著力描繪民族精神圖譜,自覺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在推動社會發展進步中實現網絡文學自身的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