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 10:02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證券公司債券承銷業務專項統計顯示,23家證券公司作為綠色公司債券主承銷商或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管理人(滬深交易所市場)共承銷發行21只產品,合計金額達517.43億元。其中,資產證券化產品8只,涉及金額100.29億元。
分析人士表示,23家券商今年上半年承銷發行的綠債金額為517.43億元,同比增長近八倍,且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券商分類評價加分、地方補貼等因素可能是推動綠債發行潛在誘因。從承銷的角度來看,綠債也是普通的公司債。從單家券商來看,中信證券奪得上半年承銷發行額第一,但已經“三連冠”的中信建投仍然有望沖擊全年冠軍。
上半年承銷額超過去年全年
綠色公司債券(含資產證券化產品,簡稱“綠債”)今年上半年的承銷發行額引人注目,去年同期券商作為主承銷商發行的綠債金額僅為58.06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為517.43億元,增長幅度達791.20%,一舉超過去年全年453.82億元的承銷發行額。
業內人士指出,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越來越多的券商參與到綠債的發行中來,金額也越來越大。2016年全年,作為主承銷商發行綠債產品的券商共有13家;到了2017年,這一數字增加至24家;2018年則進一步上升至31家。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經有23家券商有綠債承銷入賬。
從金額來看,綠債承銷額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為210.2億元、315.12億元、453.82億元,2017年和2018年同比增幅分別為49.91%、44.01%。就全年來看,前兩年增長尚屬平穩。但今年上半年發行金額已超去年全年,就算下半年一只產品都不發,增長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結合今年一季度的綠債發行情況,記者發現大部分綠債主要集中在二季度發行。今年一季度,14家券商作為綠債券主承銷商共承銷發行8只產品,合計金額129.84億元。按此計算,二季度承銷發行金額高達387.59億元,約占上半年的75%。
券商綠債業務為何擴大?“一般而言,券商發行綠債,是為了獲得分類評價加分。”一位券商人士表示。根據證監會2017年發布的《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證券業協會應當定期發布“綠色債券公益榜”;證券公司參與綠色公司債券承銷情況,作為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社會責任評價的重要內容。
有業內人士指出,綠債的發行和銷售與普通債券區別并不大,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其資質和信用。此外,政策支持力度加強,特別是補貼的落地,促使券商積極承銷綠債項目。
以深圳為例,今年1月,深圳市出臺的《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生效。《實施意見》顯示,深圳市支持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包括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綠色公司債、綠色企業債等,鼓勵企業創新發行綠色可續期債券和項目收益債券等結構化綠色債券產品。深圳市對成功發行綠色債券的該市企業,按照發行規模的2%,給予單個項目單個企業最高50萬元的補貼,相關經費從市金融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
華北某債券業人士表示,就全國而言,目前補貼并不普遍,從承銷的角度來看,綠債與普通公司債沒有太大差別。
中信證券領跑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以69.5億元的綠債承銷金額奪冠,中信建投位居第二,承銷金額61.8億元。第三是華泰聯合,承銷金額50.5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券商在綠債承銷業務上的競爭很激烈。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中信建投年年奪冠。且中信建投常常是后來居上。2017年上半年,中信證券承銷發行額為6億元,遠不及第一名平安證券的26.5億元,但是全年榜單上,中信建投卻以45億元的承銷發行金額穩居第一,與第二拉開近20億元的差距。2018年,類似情景再現,上半年承銷發行金額僅4.11億元的中信建投,到全年結算時,又以60.52億元位居榜首,高出第二名12億元。
據東方金誠統計,2019年上半年,綠色公司債首次超越綠色金融債,成為自我國綠債市場啟動以來半年度統計中發行規模和發行數量占比最高的券種,發行數量和規模占比分別為28.57%、31.80%,發行總規模達417.14億元,單只發行規模為17.38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