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08:51 | 來源:時代周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23日,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召開了第16次審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傳音控股(以下簡稱“傳音”)的科創板首次上市申請。這也意味著,傳音有望成為科創板手機第一股。
時代周報記者 曾憲天 發自廣州
曾沖擊A股失敗的傳音控股,或將在科創板迎來高光時刻。
7月23日,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召開了第16次審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傳音控股(以下簡稱“傳音”)的科創板首次上市申請。這也意味著,傳音有望成為科創板手機第一股。
近年來,并未在國內開展手機銷售業務的傳音,更多是憑借“非洲手機之王”的光環走進公眾的視野。此前傳音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傳音手機出貨量為1.24億部,其中非洲市場出貨量合計占有率高達 48.71%,位列非洲第一。
業績方面,傳音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數據報告。招股書顯示,傳音2016?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16.37億元、200.44億元、226.46億元,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39.5%;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86億元、6.77億元、6.54億元。
不過在數據之外,傳音的核心技術優勢、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等問題,仍是上交所在此前多輪問詢中持續關注的重點所在。即便在審議通過的情況下,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仍然要求傳音進一步披露核心技術在國際認定及競爭優勢等方面的權威依據。
技術能力備受質疑
談起對傳音發展的看法,有手機行業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列舉了基伍手機的案例來進行類比。據了解,2007在深圳成立的基伍(Gfive)手機,主打印度、中東市場。2010年,基伍手機以21%的市占率成為印度功能機市場的霸主。彼時基伍的成功,并非靠研發、芯片或核心專利,而是完整且廉價的供應鏈堆砌出的價格優勢。
也正是從2010年開始,印度愈發受到國際手機巨頭的重視,掌握大量技術專利的諾基亞和愛立信,在多個國家對基伍提出了專利訴訟,這也導致基伍被迫退出印度市場,逐漸走向沒落。數年后,基伍創始人張文學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2012?2016年,基伍的精力都花在打官司上。
“傳音以功能機見長,在智能機成熟以及即將到來的5G時代,很難搶到市場蛋糕。”該人士也進一步表示,此前非洲市場仍處于利潤稀薄的功能機階段,加之各手機巨頭并未重視非洲市場,傳音即便缺乏技術壁壘也能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但隨著市場整體向智能機乃至5G時代過渡,缺乏技術能力的傳音很快便會如前輩“基伍”一般泯然眾人。
實際上,傳音方面對于這類發展隱憂并非毫無察覺。其招股書明確指出,以非洲、印度為代表的主要新興市場,尚處于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的過渡階段。正因如此,新興市場巨大的手機市場空間及增長潛力,吸引了更多的手機廠商展開布局,市場競爭日漸加劇。傳音未來如無法保持產品的技術創新,持續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則可能面臨客戶資源流失、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服務作為行業的發展趨勢與重要盈利增長點,未來發展前景廣闊,若傳音未能持續保持在非洲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優勢及開拓力度,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作為應對,傳音方面在招股書中表明,此次上市融資所得款項,將主要用于手機生產基地建設、市場終端信息化建設、手機及家電研發中心建設、移動互聯網系統平臺建設等項目。目的是以此擴大經營規模和業務領域,提升產品自主研發及生產能力,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及未來持續盈利能力等。
曾試圖借殼上市
聚焦傳音的上市進程來看,證券分析師謝大海(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雖然外界對傳音的發展仍然存在爭議,但依照科創板的審核上市流程,企業通過多輪問詢與上市委員會審議之后,被駁回的概率已經不大,后續傳音也將進入證監會注冊以及啟動發行工作的階段。
對比而言,這無疑是傳音目前最為順利的一次上市計劃。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3月,傳音控股曾計劃借殼新界泵業登陸A股市場,卻最終因“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的重要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導致計劃失敗。在此之前,傳音控股還與波導股份傳出“緋聞”,市場有消息稱傳音手機將借殼波導股份,雙方代表曾進行過洽談,不過最終無疾而終。
從宏觀層面來看,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后的資本熱潮,也被外界視為傳音可以借勢的利好因素。
具體來看,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只股票開市交易的第一天,便有股票大漲520%,創造最大漲幅紀錄。當天收盤,有20只股票全天漲幅均在80%以上。
“市場會從瘋狂逐漸回歸理性。”謝大海認為,第一批25只股票均屬優質股,而且也存在標的稀缺性、科創板基金需要配置艙位、市場短線炒作情緒等方面的影響,無法用這一批次的股價走勢去類推后續上市企業的表現情況。實際能否獲得資本關注度,仍然要看企業自身的資質和能力。這也意味著即便傳音最后成功上市,也還要經歷資本市場的考驗和風險。
“科創板受歡迎的股票不僅要看其自身的科創屬性,還應有巨大市場應用前景,畢竟任何創新的場景都比玩純概念重要。”科創板評論人布娜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非洲擁有大量發展中國家并屬于科技不發達地區,正處于從功能機轉向智能機的升級階段,市場前景較大。
而傳音在體量規模和市場能力等方面都經受住了非洲市場的考驗,登陸科創板將推動其在創新能力上開拓更大的上升空間??傮w而言對傳音未來在科創板的發展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在這方面,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進一步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傳音在科研能力方面并非毫無建樹。只是與國內市場注重高精尖創新不同,傳音的科研能力更為貼合非洲當地市場的特性,即聚焦于低成本制造和高性價比上。
另一方面,傳音過往在非洲市場的打法類似于國內的OPPO、VIVO,目前已在當地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自有線下渠道,這也使得傳音具備扎根當地的綜合服務能力。而對于傳音登陸科創板的發展意義,孫燕飚也總結稱,資本市場的加持一方面可增強傳音對非洲核心市場地位的維系;另一方面也可加速其對印度、中東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和布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