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10:31 | 來源:新浪科技 | 作者:張俊 楊雪梅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滴滴順風車)歷經一年的整改為什么還不上線?”“怕,就是害怕。”7月18日,在滴滴順風車下線后的首個媒體公開活動上,滴滴總裁柳青在面對媒體提問時,如是回答。此時,距離滴滴順風車下線,已經過了325天。
她坦陳,“我們比較慫的,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內心有這么多糾結,這么多彷徨,誰那么篤定就能推出一個100%安全的產品。這么大的心理壓力,是為什么我們等了這么長時間的重要的原因。”
這次溝通會,滴滴順風車公布了整改期間的階段性安全產品方案。據滴滴方面稱,這是團隊迭代了12個版本后的結果,優化了226項功能,整合了包括準入門檻、行前預防、行中保護、行后處置四大模塊在內的上百個安全功能和策略。
不過,據柳青和滴滴創始人程維透露,滴滴順風車目前仍無上線時間。“我們還在綜合考慮,到底要不要上線,什么時候上線。”程維說。
迭代12個版本 優化226項功能
“今天媒體開放日真的是帶著非常誠懇的交流心態來的。”柳青說道。
這場順風車下線后首次公開面向媒體的溝通會,滴滴選在了798藝術中心一個只能容納百余人的場地。整場會議2個多小時,程維、柳青以及團隊其他高管在場內站了2個多小時。
“今天對順風車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我昨天晚上幾乎一夜沒有睡覺。”率先發言的滴滴順風車負責人張瑞感慨道。
過去一年多里,滴滴因為順風車事件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輿論壓力和運營挑戰。經過了325天,滴滴順風車拿出了什么樣的思考和方案?
張瑞表示,團隊圍繞安全,主要思考了幾個問題:如何保證真正的順路行程?如何保障真實的身份核驗?如何保障全程的安心保障?“這三個問題解決了,對于用戶的安全出行有非常大的提升。”
針對此,他在現場展示了滴滴順風車的安全產品全景圖,整合了包括準入門檻、行前預防、行中保護、行后處置四大模塊的上百個安全功能和策略,共迭代12個版本,優化了226項功能。
張瑞同時公布了順風車安全的三大舉措:
1、真正順路行程。包括去掉附近接單功能;僅能在常用地點件接乘;永久下線用戶隱私信息,比如自定義頭像、用戶性別、用戶昵稱、長文評價。
2、真實身份核驗。包括所有用戶實名認證,增加視頻驗證功能、多次人臉識別、信息核驗卡功能,打擊人車不符的情況。
3、全程安心保障。行程預警提醒、客服全面升級、最高120萬駕乘意外險。
制定女性安全方案
女性安全是圍繞滴滴順風車最大的問題,在去年的兩起順風車安全事件中,遇害人都為女性。
滴順風車產品負責人何棣透露,滴滴順風車女性車主占5%,女性乘客則超過半數。
滴滴此次公布的順風車產品方案中,也特別強調了了女性專屬保護計劃,公開了包括行前防挑單模式、全程女性專屬安全助手,及特殊場景保護升級三項措施。
據介紹,通過女性專屬保護計劃提供的安全助手功能,女乘客和女車主可以看到合乘用戶的一系列信息:比如當前接單車主駕齡、車齡,通過人臉識別的具體時間等。
而在長距離出行等特殊場景下,平臺也會要求合乘用戶多次人臉識別,提醒女性用戶開啟行程分享并主動對行程進行錄音等。如發生軌跡偏移、長時停留等異常情況,會對用戶進行預警。
此外,關于一些網友提出的“為什么順風車不只讓女性司機接女性乘客”的建議,滴滴順風車產品負責人何棣表示,這一概念其實在公司內部討論過很多次,然而,受限于平臺的女性車主數量,以及黑產或者團伙作案的風險,女車主接女乘客目前還不是一個成熟的方案。
他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滴滴順風車會就女性出行安全的問題,通過公眾評議會的形式與公眾繼續探討可行性方案。
滴滴內部的糾結
公布產品方案之后,外界最為關心的是滴滴順風車的重啟時間問題。
“我們等了這么長時間就是害怕,這里面有那么多人為或者技術力量不能完全兜底的情況,人臉識別還有Bug,怎么能保證?再出了一件事情怎么辦呢?”柳青說。
在去年的兩起順風車事件之后,柳青稱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很煎熬。甚至“跟程維兩個人在辦公室里抱頭痛哭了一次,不一定抱頭,真的是痛哭。”
她坦言,順風車的日訂單為100萬到200萬,而滴滴整體日訂單為2000萬到3000萬,順風車占比只5%到10%。“為了這個業務我們要不要擔這么大風險?”柳青說,要不要繼續做順風車業務,滴滴內部也有很大的爭議,即使把它做成了一個最難用的產品,也不一定能解決100%的問題,不一定能讓它100%安全。
不過柳青強調,滴滴順風車下線之后,很多原來的用戶都開始坐黑車,這種出行方式也并不安全。程維則認為,對于滴滴而言,安全的標準就是做出的每一款產品能夠安心讓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使用。“沒有100%的絕對安全,但滴滴會付出100%的努力。”程維說。
滴滴順風車總經理張瑞則表示,滴滴順風車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上線時間節點。但他透露,如果未來順風車有可能線上,會先進行試運營,考慮開放市內和白天的場景,并在試運行期間免收信息服務費。
在滴滴順風車下線期間,哈啰出行新入局該領域,高德順風車也已于上個月重啟。面對眾多新玩家,還未有上線時間表的滴滴順風車是否會有壓力?張瑞坦言,有競爭,確實很有壓力。不過眾多新玩家入局,也證明了順風車的價值所在。
同時,張瑞還提到,順風車還是一個新鮮事物,線下的場景又很復雜,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行業標準。因此滴滴也希望與眾多新玩家一起推動行業標準的建立。
不會為順風車設立盈利KPI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順風車為滴滴貢獻了近九成的利潤,是唯一實現盈利的業務。
程維在現場予以否認。他透露,滴滴代駕也是一個健康的業務,處于盈利狀態。他還表示,作為創新產品,順風車目前還遠遠沒有到盈利的階段,“我相信不僅僅是對滴滴,對整個行業都是一樣的。”程維說,一個產品只有真正的驗證為用戶創造價值,相對成熟以后,才有可能談盈利。
程維還承諾,如果滴滴順風車未來上線,一定不會把規模和營利當成主要的目標,“張瑞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指標”。
他還提到了順風車的定價問題。順風車為什么會被很多用戶喜歡和選擇?程維表示,正是因為它是一種順風出行,司機不是專門為了開車賺取收入的,而是把空余的座位分享出去,司機可以得到油費,所以才使得價格比網約車要便宜一些。“順風車未來有機會上線的話,肯定還是低的一個價位,尤其是長途用戶,住在郊區,越遠價格越顯現出來。”
在盈利問題上,不僅是順風車業務,滴滴整體的利潤狀況也備受關注。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滴滴在2017年虧損25億元,而2018年虧損進一步擴大到109億元。
程維坦言,滴滴是個燒了很多錢的企業,抽成里的絕大多數也以對乘客和司機的補貼返還回去。“在過去包括未來很長一個階段里,我們都不會把追求營利當成最重要的目標工作。”他說,“不管是面對順風車還是面對整個移動出行,還是未來很多的行業變革,我們的心態還是長遠的,不會急功近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