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8 10:20 | 來源:新浪網 | 作者:毒舌電影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垃圾分類的趨勢,正在向全國普及,深入各行各業。其實每次看你點評爛片,都像在垃圾分類?。?/blockquote>
從上個月開始,大家討論最熱情的是什么?
上海垃圾分類
大家一個個垃圾分類不咋在行,看上海人被垃圾分類逼瘋的笑話倒是很來勁。
可是,先別笑。
46個城市也正在逐步推進中,認領下有沒有你在的地方。
Sir在的廣州,聽說垃圾分類馬上也要來了。
總之,垃圾分類的趨勢,正在向全國普及,深入各行各業。
瑟瑟發抖嗎?
其實嘛,Sir早都習慣了。
嗯,就像后臺有朋友說的——
每次看你點評爛片,都像在垃圾分類啊!
可不是。
你以為爛片看完就完了么?
不!還得詳細記錄,反復揣摩,加以分析,說出個之所以爛的一二三來……
老實說,越是爛片滿目皆是的時候,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群眾的辨別能力,就顯得越有必要。
到那時,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
某天,你不小心看了一部想罵娘的電影,沖出電影院,掏出手機,在電影的評分頁面打上一星,寫下評論:“垃圾!看一分鐘都是浪費生命!”
正要提交,這時……
彈出了以下對選項:
是不是一臉懵逼?
那就對了,因為每一次分類,都可以說是一次心靈的拷問——
啊,垃圾。
敢問您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在這方面,Sir是身經百戰了。
這份《爛片分類手冊》請收好,爛片是什么貨色,一查便知。
《擺渡人》
直到今天,這部電影都算墨鏡王的金身在文藝青年心中一道裂縫。
整個電影就是處在喝大了的狀況,愛情格言一句一句往外蹦,你以為是在口燦蓮花。
但不同于《東邪西毒》的酒后吐真言。
《擺渡人》是宿醉后吐出的……
一灘嘔吐物。
酸腐,軟爛,一塌糊涂。
所以《擺渡人》要怎么分類?
劃重點來了——
嘔吐物,濕垃圾。
(用袋子裝好,小心別灑出來。)
《前任3:再見前任》
《前任3》不能說太爛,畢竟也引起過許多人的共鳴,哪怕是用比較矯情的方式。
但片子里一個大型困惑現場是——
韓庚分手時,戴著某寶的緊箍,悲情告白,任吃瓜群眾嘲笑。
等等,這是在自我致敬嗎???
想問韓庚是怎么和至尊寶捆綁在一起的呢?
那部豆瓣3.6,炒冷飯的《大話西游3》。
好意思?
《大話西游3》到了《前任3》還能拿來用,難道這就是所謂的——
可回收垃圾。
這就完了?太天真。
《前任3》還能回收利用,繼續生產出下面蹭熱度的這部↓
《歡樂喜劇人》
郭德綱反復用行動為我們證明那句話——隔行如隔山。
他相聲說得有多好,電影就演得有多爛。
郭德綱的爛片本來已經是沒有懸念的事。
然而,《歡樂喜劇人》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專門請來了羅溫·艾金森遠渡重洋來和一群中國諧星瞎胡鬧。
讓你記憶中經典的憨豆形象,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制杖。
像這樣。
這樣。
以及這樣。
夠了……這不僅是垃圾。
還是有害垃圾啊。
丟!
《泡沫之夏》
諸如此類的題材有《何以笙簫默》《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匆匆那年》《微微一笑很傾城》《梔子花開》等等。
它們,不可降解,卻能夠被重復使用。
往往還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塑料演技。
所以《泡沫之夏》,Sir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這種——
聚乙烯泡沫,可回收垃圾。
《人間.喜劇》
如果你還不敢肯定試管里裝的是什么。
請再仔細看一遍片名。
還有片中各種指代性的暗示:“我的寶貝”“兄弟”“蛋白質”……
像《人間·喜劇》這么不忍直視的垃圾,還真把純潔的Sir難到了。
蒙一個,這應該屬于——
濕垃圾(?)。
(豬:說好濕垃圾就是豬能吃的垃圾呢……多替豬想想好嗎?!)
《娘道》
一部豆瓣2.5的史詩級封建糟粕陳列劇。
來欣賞瑛娘振聾發聵的“娘道宣言”三連——
“保我兒子!”
“你讓他們拿刀把我肚子豁開!”
“我這條賤命算什么!我一定要為繼宗生出兒子!”
請問這覺悟,在國產影視劇中算什么段位?
后臺有位朋友形容得好。
這就是個又臭又長的……
裹腳布!
應該被扔進干垃圾捅。
(還應該快點被扔進歷史的垃圾桶。)
《封神傳奇》
本片投入了7個多億的巨資。
使用了大量的鍍金工藝品。
以及黑鈷。
青銅。
全都可回收啊。
能賣錢的。
《漂亮的李慧珍》
本來,它只爛得默默無聞。
然而一夜之間,水漫金鷹——
女主角迪麗熱巴憑借《漂亮的李慧珍》,力壓丁柳元、劉濤、孫儷、楊紫、袁泉、殷桃、闞清子。
獲得雙料視后。
很快《漂亮的李慧珍》評分跳水,從4.6變成2.9。
金鷹頒獎典禮的條目更是被打出了貼地的2.1分。
視后,獲封“水后”。
嚴格來說,不能把水倒進垃圾桶。
應該排進下水道。
《爵跡》
該片用3D建模、動作捕捉技術,一比一復刻真人,打造出高仿真版的……
成人手辦。
嗯。
這類的,據說屬于可回收垃圾。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
他是創作的杰克蘇。
碧空、沙灘,比基尼女郎,還有臆想的小人物逆襲童話,最后走向人生巔峰……
完事之后,他心滿意足地抽起事后煙,還在繼續自我陶醉中。
北大研討會。
等待戛納的“邀請”。
起訴豆瓣惡意差評。
請問這又該如何分類?
老實說,在《逐夢演藝圈》身上,世俗的垃圾分類法已經失效了。
它以強烈的哲學思辨,重新向世界定義——
垃圾,只是被普通人丟棄了才成為垃圾;
然而在垃圾的眼中,你們都是垃圾。
做完了魔鬼級的垃圾分類題,我們不禁刨根問底——
垃圾到底從哪來。
據說,這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馮小剛經典言論——
中國有那么多垃圾觀眾,才有了那么多垃圾電影!
是嗎?
如果真的是,為什么很多觀眾已經習慣對國產片唯恐避之不及,萬一踩中爛片就要叫苦不迭呢?
相比之下,還有另一句更值得記住的句話,來自李宗盛——
你老喂觀眾吃濕垃圾,那久而久之觀眾就變成豬。
這話,不僅說給創作者。
我們也該知道,不想成為“豬”的辦法,就是認清垃圾,拒絕服用。
管它成分再復雜,外表再具有迷惑性,只要分得清楚。
最后對垃圾我們都只有一個字——
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