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5 09:11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權益類基金規模裹足不前,但同時,國內權益類基金的發展空間又非常大。
當前,權益類基金的發展與公募基金行業的總體發展極不相稱,基金公司努力探索權益類基金發展之路。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將在主動權益領域構建長期投資理念,提升主動投資能力,提高基金持有人的投資獲得感。
扭轉短期投資行為 提升客戶投資獲得感
權益類基金規模裹足不前,但同時,國內權益類基金的發展空間又非常大。有數據顯示,2018年末,股票和混合基金規模合計占同年度GDP的比例為2.6%,同期美國股票基金相應數據為54.5%。“如果以美國市場為參照目標,中國偏股基金或有超過46萬億人民幣的市場空間,前景極為廣闊。”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表示。
針對這樣的現狀,國泰基金認為,讓持有人賺錢、提高持有人的投資獲得感是未來公募基金權益類投資的關鍵。基金公司應該將重點放在提升投研能力、堅持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加強投資者教育等方面。
劉亦千表示,首先要確定的是,在主動產品和被動產品之間,更看重主動型基金,因為主動基金可以更充分地發揮公募基金的專業優勢,但同時也必須重視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對于基金產品而言,在自身風險偏好的約束下,提高股票資產配比有利于提升長期收益水平,但過高的風險暴露可能損害資產的配置效率,降低收益水平。因此,基金公司在設計產品時應當注重做好資產配置,尋找最適宜的配置結構。
其次,權益基金產品設計的投資范圍不宜過于寬泛。資產配置結構過寬可能會讓基金經理以趨勢擇時代替長期投資和精選股票,造成投資方向的不明晰,這種模糊會使銷售渠道難以有效地將風險認定傳遞給投資者,投資者也將難以識別,更難以借此構建具有清晰特征的基金組合。許多實踐證明,普通投資者并不具備長期擇時能力,因此,靈活配置基金雖在發行市場受到青睞,但持續營銷的動力不足,存量產品規模普遍較小。
此外,多項統計顯示,在同等風險水平下,進行有效風險管理的基金比積極追求收益基金的長期回報要高,基于這一點,基金公司在產品設計中應更加注重風險管理機制的比重。
提升投研能力 確立長期投資理念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要想提升權益類基金規模、提升投資者的投資獲得感,就要擯棄短視化投資傾向,建立長期投資理念,不斷提升投資研究能力。
景順長城基金副總經理陳文宇表示,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提高投資能力是核心,只有為投資者創造回報才能贏得他們的信賴,才有提升管理規模的可能。基金公司在深化投研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投研人才的培養,投資流程的優化,投資效率的提升,投資風格的細化等。
華夏基金表示,為提升權益投資規模,公司將全面升級投研體系,根據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完善全天候投研體系;前瞻性地做好人才培養和儲備,在投資領域培養一批通識人才,在研究領域培養專家型人才。同時,還要兼顧主動管理和被動管理協同發展,借助公司主動投研能力,提高定義指數和發行優勢指數的能力。
匯添富基金表示,將持續提升投研能力,堅持深入的基本面研究、挑選高質量證券的價值投資理念,并通過深入研究及時研判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變化,防范投資風險,為投資者創造具有可持續性的、較好的中長期投資回報。
國泰基金表示,將會繼續把主動權益投資管理能力作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加強主動投資管理能力建設,強化投研一體化,不斷提升投資管理的科學性、可傳承性和可延續性,確保研究成果能夠高效地轉化為投資成果。
上海東方證券資管認為,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作為專業投資者,應當努力傳遞長期投資理念,投資符合長期發展邏輯的優質上市公司,支持優質上市公司發展,與優質上市公司一起成長,努力為投資者創造好的回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