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07:4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林妍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認為,急于完成募資,這是該公司風風火火創了三個“板”的根本原因。
《電鰻快報》華南發布
文/林妍
近日,嘉元科技公告,科創板股票代碼688388,初步詢價時間為7月9日,網下發行申購日與網上申購日同為7月12日。也就是說,嘉元科技沖擊科創板只差臨門一腳了!但《電鰻快報》還是對其“只求募資不求研發”的想法捏一把冷汗。
折戟新三板創業板又趟科創板
嘉元科技曾是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
在新三板掛牌還不到兩年之時,嘉元科技就開始聘請券商進行上市輔導,意欲進軍創業板。然而,一年半后,隨著科創板的“橫空出世”,登陸創業板并未見有更多進展的情況下,嘉元科技又將目光瞄向了更熱門、上市幾率似乎更高的科創板市場。從嘉元科技披露的公開資料中可以看到,該公司近三年的累計研發支出占總營收的比例低于15%“紅線”。
嘉元科技急于彎道IPO,背后有何原因?
《電鰻快報》認為,急于完成募資,這是該公司風風火火創了三個“板”的根本原因。實際上,公司確實缺錢。公司在新三板掛牌期間,曾在一年半之內連續開展3次定增,2016年3月、2016年11月、2017年9月分別募資4725萬元、5850萬元、1.18億元。并于2014年、2019年進行過兩次動產抵押。2018年1月,公司還將價值2.1億元的股權出質給了工商銀行梅州分行。
但公司卻在極度包裝數據:
首先是凈利潤率。盡管公司營收規模不如競爭對手,但在盈利能力方面,卻遠超行業龍頭。從凈利潤率角度來看,嘉元科技2016年-2018年凈利潤率分別為14.86%、15.05%、15.3%。就該水平來看,遠遠高于超華科技,就連行業龍頭諾德股份凈利潤率也被公司遠遠甩在身后(諾德股份凈利潤率2.44%、8.50%、5.42%)。而公司2016年-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19億元、5.66億元、11.53億元,而諾德股份近三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0.0億元、25.4億元、23.2億元。嘉元科技營收規模與之相比,相差數倍,但凈利潤率實現完美超越,背后有何玄機?
其次是現金流。嘉元科技現金流和凈利潤存在嚴重不匹配的問題。2016年-2018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0224萬元、1656萬元、13492萬元。從中可以看到,公司2016年現金流明顯高于凈利潤,而2017年在業績爆發性增長背景下,現金流不增反而巨幅降,且和當年凈利潤均出現較大的差值。
兩個數據曝光其不重研發
《電鰻快報》注意到,研發費率、研發人員排名倒數,讓嘉元科技“科創”成色受質疑。
據嘉元科技招股書披露,2016-2018年度,研發投入分別為2421.57萬元、2383.12萬元、3826.67萬元,從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看,2016-2018年度分別為5.78%、4.21%、3.32%,呈明顯下降趨勢,且2018年的3.32%在科創板企業中處于較低水平(科創板標準不低于15%),僅為科創板標準的22%。
嘉元科技的研發投入占比較低,已披露的84家科創板受理企業中的排名倒數第7。
研發人員方面,嘉元科技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只有8.51%,這項指標在當前已披露的84家科創板受理企業中的排名為倒數第3,“科創”成色較差。
在更尖端產品方面,據嘉元科技招股書披露,目前公司內部于2019年1月對4.5μm 極薄銅箔項目進行立項,利用日本先進生產設備,通過改變原有的磨輥工藝技術、對生箔設備進行結構優化和升級。由此可見,利用的是日本的先進生產設備,公司只是在工藝技術方面進行優化和升級。與國內競爭對手相比,根據諾德股份2018 年年度報告,諾德股份已研制成功更有技術含量的4μm 鋰電銅箔,并實現了終端試用。另外,公司高性能銅箔厚度較境外先進企業更厚,同等厚度的銅箔單位面積質量、抗拉強度和延伸率等技術指標較境外先進企業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在此狀況下,公司沖擊科創板有幾成把握?在科研投入占比上,緣何畏手畏腳?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