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11:48 | 來源:搜狐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融科技的發展,對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滿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提高金融的普惠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金融科技的發展還能促進金融服務質量的提升。
相關研究顯示,金融科技目前主要發力于零售業務,尤其是在網絡信貸、三農金融等場景。在業務層面,金融科技與上述業務實現深度融合,并推動其發展。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已是監管層的政策主基調和對相關金融業態給予支持的基本要求。小微金融、供應鏈金融、三農金融、場景金融具有良好的服務實體經濟的屬性,在政策層面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支持。在從業機構層面來看,不管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新興金融機構,均在這些領域著力布局。以銀谷在線來說,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和金融數據能力,一直致力于踐行普惠金融的理念。截至目前,銀谷在線累計撮合交易接近450億元;已累計服務了20多萬出借人和60多萬借款人。在借款人中相當部分是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他們為解決暫時的資金周轉而借款,并按時履約還款。在這種模式中,銀谷在線有效地解決了相當部分小微企業主的融資問題,促進了小微企業的發展,很好地服務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在監管方面,最近某媒體發布的一份《2019年互聯網金融生態狀況的基本判斷》指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要順應互聯網金融業務打破時空界限的特性,通過金融科技賦能監管理念和監管手段,通過科技力量實現創新監管。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并未改變金融的風險屬性,其與網絡、科技相伴生的技術、數據、信息安全等風險反而更為突出。在基于監管體系的基礎上,實現監管科技對于互聯網金融或金融科技的監管。
監管的目的在于規范行業發展,降低行業發展的風險。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金融的核心在于風險控制。傳統金融依托于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在產品研發、用戶體驗、金融服務等方面都出現了新的變革。同時,傳統黑白名單、規則系統等風控解決方案往往只能防范歷史性的欺詐活動,很難滿足當前金融機構對于風控的需求。銀谷在線作為成熟的平臺,擁有行業特定的用戶,豐富的數據資源,從業務的準入、審批、貸中、貸后,整個業務過程實時把控風險,旨在緩解金融業務流程中審批流程復雜等一系列問題,進而降低人力溝通成本,提升工作效能,同時將風險降到最低。
同時作為金融科技作為監管科技的集中體現,是依托于大數據技術等形成的社會信用體系,社會信用體系的形成能夠有效保證行業、平臺、用戶的正當利益。
經過數年的發展,金融科技的日新月異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在2019年,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總方向不會改變,而保障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的監管政策與體系將日趨完善,金融科技的作用也將貫穿于整個互聯網金融的業務、監管等方面,也在很大層面上代表著行業發展的總體趨勢與特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