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09:39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黃淑慧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上市委2019年第15次審議會議將于7月15日召開,屆時將審議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昊海生科”)的上市申請。這是繼中國通號之后又一家沖刺科創板的H股公司。作為本土醫用生物材料領先者,昊海生科在人工晶狀體、醫用透明質酸鈉/玻璃酸鈉、醫用幾丁糖、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等領域構建了優勢。
日前,昊海生科總經理吳劍英接受了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他表示,昊海生科將以產業并購整合與研發創新聯動的方式,快速構建產業鏈和競爭力,并最終實現進口產品替代乃至超越。
涉足四大業務板塊 市場份額領先
根據昊海生科招股說明書(上會稿),公司在眼科、整形美容與創面護理、骨科、防粘連及止血四個業務領域取得了行業領先優勢。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15.58億元,同比增長15.06%,歸母凈利潤為4.15億元,同比增長11.31%。
在眼科領域,公司生產的白內障手術用眼科粘彈劑產品連續11年市場份額超40%,穩居中國最大的眼科粘彈劑產品生產商地位,2017年市場份額超45%;人工晶狀體產品以數量計約占中國人工晶狀體30%的市場份額(含公司銷售的非自有品牌人工晶狀體)。在整形美容與創面護理領域,公司是中國第二大外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生產商;公司玻尿酸產品銷售規模持續擴大,逐漸成為國產玻尿酸產品知名品牌。在骨科領域,公司關節腔注射產品(含玻璃酸鈉注射液及醫用幾丁糖)連續4年蟬聯中國市場份額第一。在防粘連及止血領域,公司已是中國最大的手術防粘連劑生產商,2017年市場份額達到近50%。
安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昊海生科生物醫用材料涉及面廣,無完全可比的上市公司,從各產品比較來看,昊海生科整體行業規模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
以并購整合快速構建競爭力
昊海生科的前身上海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之初便以外延并購切入醫用生物材料市場,當年先后收購了上海華源松江廠、建華生物、其勝生物切入了醫用透明質酸鈉和幾丁糖市場,2015年以來又圍繞著人工晶狀體產業鏈頻頻出手。
“我們并非只是簡單的‘買買買’,而是希望通過產業并購和整合,快速形成產業競爭力。從透明質酸鈉到眼科產業鏈,都證明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吳劍英強調,并購只是產業整合的第一步,從引進仿制到超越創新,提高并穩定品牌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才是關鍵。
以眼科產品為例,2015年以來,依靠在眼科粘彈劑上構建的產品優勢和銷售網絡,公司圍繞白內障手術核心耗材人工晶狀體,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從上游原材料生產企業到專業化研發、生產和銷售人工晶狀體企業的收購整合,先后收購了河南宇宙、美國Aaren、深圳新產業、珠海艾格和英國Contamac,使公司眼科業務拓展至人工晶狀體及視光材料等領域。其中,河南宇宙、珠海艾格是為數不多的本土人工晶狀體生產商中成立時間較早的企業,而美國Aaren是美國市場知名品牌,英國Contamac是全球最大的視光材料生產商之一,深圳新產業為進口高端品牌Lenstec在國內的獨家經銷商。
在中國白內障是首位的致盲疾病,60至89歲人群發病率約80%,而2017年我國白內障復明手術卻才超過300萬臺。中國每百萬人中白內障手術率(CSR)不僅遠低于歐美、日本,甚至與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這與中國人工晶狀體市場長期處于進口品牌壟斷、售價昂貴不無關系。
“我們早在2010年就開始調研人工晶狀體市場,物色收購標的不少于5年,并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商業談判,最終以合適的價格收購了這些標的。”吳劍英表示,2010年前后國內人工晶狀體市場幾乎由各進口品牌壟斷。在Alcon Holdings,Inc(愛爾康)、Abbott Medical Optics,Inc(眼力健)、Bausch& Lomb Holdings,Inc(博士倫)、Carl Zeiss AG(蔡司)等強敵環伺的市場,昊海生科制定的策略是,通過境外投資獲得優秀研發團隊和技術基礎,實現快速技術引進;通過國內整合培育先進制造力和并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等方式,促進人工晶狀體產品生產技術的國內產業化,并最終實現進口產品替代乃至超越。
以銷量計,2017年昊海生科銷售的人工晶狀體產品以數量計約占中國人工晶狀體30%的市場份額,并且公司正在通過進一步的研發創新推進后續產品的迭代。2017年6月,公司牽頭申報的“新型人工晶狀體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發”項目成功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并于2017年12月正式啟動。該項目基于中國人眼部大數據庫完成適合國內患者的人工晶狀體設計,旨在以優質、價格合理的國產化產品滿足國人需求,降低民眾醫療開支。
在研項目超過30項 不乏重磅產品
昊海生科目前在研項目超過30項。在一些市場研究人士看來,其中不乏角膜塑形鏡、高端人工晶狀體、創新型皮膚填充物等重磅在研產品。
“希望通過現有業務的利潤和現金流來支撐公司的持續研發。”吳劍英表示,公司堅持研發投入與收入相匹配、與公司戰略目標及發展階段相匹配的原則。隨著公司收入規模的擴大,公司的研發費用逐年遞增,但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及增長趨勢保持一致。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達4725.54萬元、7633.23萬元和9536.97萬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5.49%、5.64%和6.12%。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投入均直接費用化,不存在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情形。
吳劍英預計,隨著“新型人工晶狀體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發”等計劃取得突破,公司將提升進口產品的替代率。今年4月,公司全資子公司河南宇宙申報的親水非球面人工晶狀體獲得國家藥監總局批準,也是首個國產親水非球產品,代表了公司國產產品實力的進一步提升。此外,公司還在持續研發多焦點、散光矯正等高端人工晶狀體產品,該等產品預計有望在未來3-5年陸續上市。
對于昊海生科可能存在的一些風險,一位買方醫藥研究員指出,短期公司醫美玻尿酸市場處在調整期,預計恢復增長需要一段時間,可能會影響公司估值。
昊海生科也在招股說明書中對半年報業績做了預測。2019年上半年,受益于玻璃酸鈉注射液、人工晶狀體和外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等產品業務的穩步上升,公司的營收整體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由于醫美終端市場的整頓,加上競品數量增加,玻尿酸產品銷售價格呈下降趨勢,導致公司玻尿酸產品本期銷售收入同比下降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毛利率較高的玻尿酸產品的銷售收入下降,使得本期整體毛利有所下降。
此外,對未來高值醫用耗材等也可能實行帶量采購政策,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產品均不在“4+7”帶量采購目錄中,若未來推行帶量采購,將對該等產品的銷售形成一定的降價壓力,但銷售數量會有所增加。相較僅有單一品種/品種較少的企業,公司通過多品牌、多規格的優勢,在集中采購中具備相對更強的承壓能力。目前,公司已形成有效的產品組合,通過基礎的產品獲得穩定的市場占有率,并通過不斷投入新產品維持各板塊整體的價格及毛利水平,維持市場競爭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