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8 09:1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桂小筍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為進一步做好防控工作,構建防控長效機制,打贏非洲豬瘟攻堅戰、持久戰。
本報記者 桂小筍
此輪生豬價格的上漲,已為擁有生豬養殖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業績帶來實質利好。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7月7日,兩市已有6家養殖類上市公司公告了6月份生豬銷售數據。其中,天康生物6月份銷售生豬6.54萬頭,銷售收入0.90億元,銷量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52.21%;銷售收入環比增長50.37%,同比增長101.45%。公司生豬銷售收入環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銷量增加及市場價格上漲所致。2019年6月份,公司生豬銷量、銷售收入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新建養殖基地投產后,養殖規模擴大以及生豬市場價格上漲所致。
2019年1月份至6月份,天康生物稱,公司累計銷售生豬40.79萬頭,較去年同期增長28.68%;累計銷售收入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47%。
不過,目前來看,供給偏緊的狀態之下,此輪豬周期仍未見頂,“明年第四季度,此輪豬周期或將迎來價格最高峰值。”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舉辦的“全球生豬產業大會”上預測。
構建防控非洲豬瘟長效機制
此輪生豬價格上漲,非洲豬瘟的影響不容忽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7月4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了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有關情況,從于康震的介紹中可知,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國共發生非洲豬瘟疫情143起,撲殺生豬116萬余頭。
而同一天,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舉辦的“全球生豬產業大會”上,關于非洲豬瘟對畜牧養殖行業帶來的沖擊和轉型契機,也受到了與會學者、企業的關注。與會專家提及,在我國的生豬產業中,長期以來輕管理,從觀察來看,多重感染是疫病的明顯特征。非洲豬瘟也為產業生產提供了轉型的契機,建議借機將世界第一的生豬生產、銷售、消費市場做強,更好地服務民生。
援引公開信息可知,于康震介紹,我國非洲豬瘟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從國內看,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豬大國,但獸醫工作基礎、防疫能力、保障措施等與防控要求還不適應。針對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國務院先后召開多次會議、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兩次印發明電通知,作出部署。為進一步做好防控工作,構建防控長效機制,打贏非洲豬瘟攻堅戰、持久戰。
禽類迎替代機會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對全面加強生豬生產各環節非洲豬瘟防控監管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從多個方面提出了構建防控長效機制的要求,此外,《意見》對穩定生豬生產發展提出了“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
“我國目前畜牧養殖從業者中,包括小農戶、大型養豬場,生產方式復雜多樣。”在7月4日的“全球生豬產業大會”上,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監測信息處處長辛國昌介紹,鑒于此,“在防控過程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反饋回來的效果總結經驗,非洲豬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辛國昌介紹,之所以要對非洲豬瘟打持久戰,除了疫病本身頑固、生產消費方式復雜之外,整體防控能力薄弱的原因也不容忽視,“要落實現行防控方案,強化屠宰環節監管。”
《證券日報》記者從“全球生豬產業大會”現場了解到,受非洲豬瘟,消費信心不足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禽類產品替代消費迎來機會。
“生豬存欄和母豬存欄從去年10月份開始,降幅明顯,產能下降的背景下,肉類供應偏緊,不過,由于在非洲豬瘟出現之前,全行業處在虧損狀態中,中小養殖戶淘汰效果明顯,環境差、管理亂的企業此輪會出局,全行業的生產效率有望借助此次機會提高。”與會專家提及。
朱增勇則提及,在生豬供給偏緊的情況下,禽肉替代性比較大,“生豬消費量預期下滑,對禽肉生產產生明顯刺激。”朱增勇分析,此輪豬周期的高點在明年下半年,而非洲豬瘟疫情會使生豬產品流動格局產生變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