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8 09:02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上述4家企業的網下配售獲配機構名單中,券商自營賬戶的身影出現頻率并不算高——共有18家券商自營賬戶獲配新股,獲配次數合計為45次。
????????科創板的發行安排正在迅速推進。就近期已公布發行情況的4家科創板企業來看,各類機構網下打新呈現火熱之勢。
????????按照科創板制度設計,僅有機構投資者可參與網下詢價。參與4家企業的配售對象累計有7571個(含同一機構多個賬戶,下同),A類投資者獲配股數占比超過80%,長線資金將發揮重要作用。而作為業務主場,券商在這場科創板“盛宴”中的打新情況如何,也值得關注。
A類投資者獲配超80%
????????根據科創板制度設計,僅有機構投資者可參與網下詢價,其中,A類投資者包括公募產品、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以及保險資金;B類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C類則為除A類和B類以外的私募基金等其他投資者。
????????而在華興源創、天準科技、睿創微納、杭可科技4家已完成網下發行的企業中,A類投資者獲配股數比重均超過80%,合計獲配1.01億股。具體而言,參與4家企業的配售對象共有7571個,其中有效報價配售對象共有5344個,占比約七成。
????????此前上交所科創板股票公開發行自律委員會(簡稱自律委)建議的長線資金“抽簽鎖倉”,在上述4家科創板企業發行中均有體現。在網下發行部分,公募產品、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保險資金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配售對象中,10%的最終獲配賬戶,應當承諾獲得此次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為自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之日起6個月。
????????此外,以私募基金為主的C類投資者在近期科創板“打新”中也收獲頗豐。除杭可科技外,其余3家企業的C類投資者配售數量占網下發行總量比例均超過15%,睿創微納的C類投資者獲配比例達到20%。
18家券商
自營賬戶獲配新股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在上述4家企業的網下配售獲配機構名單中,券商自營賬戶的身影出現頻率并不算高——共有18家券商自營賬戶獲配新股,獲配次數合計為45次。
????????具體而言,在這4家科創板企業中,睿創微納和杭可科技均有13家券商自營賬戶獲配,每家獲配數量分別為25672股和6990股;華興源創有11家券商自營賬戶獲配,每家獲配數量為20787股;天準科技則僅有8家券商自營賬戶獲配,每家獲配數量為24357股。值得一提的是,銀河證券自營賬戶因有效報價后未申購天準科技,而被中證協列入配售“限制名單”當中。
????????就券商自營賬戶獲配情況來看,渤海證券、開源證券、信達證券的自營賬戶成為“連中四元”的幸運賬戶,安信證券、東興證券、江海證券、西南證券等7家券商的自營賬戶也有3只新股中標。而從打新金額上看,根據發行價和獲配數量測算,這18家券商合計打新出資約在2000萬元。
????????事實上,券商參與科創板詢價的熱情相當高漲。僅以華興源創為例,根據華興源創披露的《投資者報價信息統計表》整理來看,共有37家券商自營賬戶參與詢價。其中東海證券自營賬戶擬申購價為31.76元,在此次詢價中出價最高,遭遇高價剔除。
????????不過,雖然券商自營賬戶打新規模并不大,但券商跟投制度仍給保薦券商留下廣闊參與空間。
????????根據此前自律委建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8000萬股以下且募資額不足15億元的企業通過初步詢價直接確定發行價格,不安排除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跟投與高級管理人員、核心員工通過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參與戰略配售之外的其他戰略配售。也即,對于發行量較小的企業而言,其戰略配售幾乎與券商子公司跟投劃等號。
????????就此次發行的4家企業來看,華興源創、天準科技、睿創微納、杭可科技的保薦券商分別為華泰聯合證券、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和國信證券,旗下子公司跟投額分別為4000萬元、4936.8萬元、4800萬元、4498.52萬元,合計跟投額達到1.82億元,均有24個月的限售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