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8 09:03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初善君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者:初善君導語:這么“簡單”的造假為什么可以瞞過這么多專業人士的眼睛???2019年7月第一周,是多事的一周:新城控股(SH:601155)老板的事還沒過去,康得新(*ST康得;SZ:002450)的一紙悄咪咪的公告更教人徹夜...
作者:初善君
導語:這么“簡單”的造假為什么可以瞞過這么多專業人士的眼睛??
?
2019年7月第一周,是多事的一周:新城控股(SH:601155)老板的事還沒過去,康得新(*ST康得;SZ:002450)的一紙悄咪咪的公告更教人徹夜難眠。
?
7月5日晚間,康得新發布公告稱: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康得新通過虛構銷售業務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并通過虛構采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通過上述方式,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分別虛增利潤總額23.81億元、30.89億元、39.74億元和24.77億元,四年累計虛增利潤總額119.21億元。
?
(點擊可看大圖)
?
要知道,康得新過去四年累計利潤總額才72.03億元。扣除虛增利潤,康得新四年是連續虧損的,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
雖然筆者2018年10月末就陸續發表過多篇解析文章,認為康得新存在利潤造假的嫌疑,但是造假規模達到了119.21億,還是令人始料未及。這完全超出了筆者的認知:震驚、彷徨、語無倫次、甚至還有點不信,不知道為什么會金額如此巨大。
?
證監會認定的事實為這起重大造假案蓋棺定論。今天,筆者就再來和大家一起聊聊康得新的造假手法,事后來看,筆者在去年10月首篇解讀文章做出的質疑,迄今參考意義依然極大。
?
01?存貨是突破口
?
公告稱,康得新通過虛構銷售業務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并通過虛構采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所以可見,康得新的手法很簡單,就是大家常說的的虛增收入罷了。
?
But,重點來了,康得新并沒有虛減成本,而是對應虛增成本。這樣子的話,公司的毛利率就是穩定的,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同時同步虛增研發費用、銷售費用,保證利潤率也維持正常。
(點擊可看大圖)
?
這就是康得新造假的高明之處,從財務分析的角度,毛利率、費用率、利潤率均正常波動,很難讓人懷疑它。
?
但是并非沒有留下任何馬腳。在去年7月那篇文章中,筆者就提出了一個疑問,即公司的存貨占比太低了。現在再看謎題就迎刃而解了:公司虛增收入和成本時,為防止事務所通過盤點發現,沒有虛增太多的存貨,所以導致存貨的規模沒有隨著收入規模一起增長,不符合商業邏輯。
?
因為過于經典,所以全文引用如下,一字未改:
?
“作為制造業企業,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企業一般情況下會有1月到3個月左右的備貨,防止各種突發事件。同時,公司規模的不斷增長,存貨應該同比例甚至增長的更快,這也是很多企業現金流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
康得新存貨數據顯示,存貨余額一直穩定增長,雖然2013年至2017年幾乎沒怎么增長,截止2018年Q3,公司存貨8.51億元。但是存貨占總資產的比例越來越低,2011年和2013年存貨占比高達10%以上,近六年占比逐年下滑,2017年和2018年只有2.3%,一點都不像一家制造業公司。
數據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
對比來看,南洋科技存貨占總資產的比例一直維持在5%左右,而激智科技由于規模較小,波動較大,最低也有8%以上,即使是康得新一直對標、市值1000億美元以上的3M公司,其存貨占比多年維持在10%和12%之間。而康得新的存貨占比只有2.32%,確實讓人費解。
?
數據來源:wind(注意,從2015年造假開始,存貨比例明顯大幅降低)。點擊可看大圖。
?
最后,我們看存貨周轉天數,2017年和2018年分別只有30天和29天,也就意味著存貨一個月周轉一次。而對比公司則明顯在三個月左右,而且存貨周轉天數越來越多,這也是企業發展的正常現象,即使是3M公司,其存貨周轉率約為90天左右。
?
數據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
看康得新2018年半年報存貨明細,庫存商品僅僅只有3.51億元,占存貨的比例50%左右。如果周轉天數是30天的話,也就意味著一個月時間可以賣出去7億產品,其中一半還未來得及生產。?
數據來源:康得新公告,點擊可看大圖。
?
存貨余額占比和存貨周轉率跟行業可比公司差異大,非常奇怪,不清楚是否存在特別的原因或者特別的緣分?”
?
看到這里,筆者都自己佩服自己,但是也沒想到會有這種造假手法,要知道識別虛增營業收入造假幾乎是每個事務所人的必備技能,這種造假太LOW以至于筆者不相信。這也告訴我們,造假一定要造全套,即使是全套,也逃不出我們會計老司機的眼睛。
?
02?122億貨幣資金消失之謎
?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筆者說過,財務造假的目的一般是虛增利潤,那么凈利潤必然轉入所有者權益的未分配利潤科目,與此對應資產負債表的科目必須也要有造假的科目。所有者權益的未分配利潤虛增的話,對應的要么是虛減負債,要么是虛增資產,由于調減負債比較困難,因此虛增資產是財務造假最常見的手段。
?
筆者之前也說過,一般情況下虛增應收賬款最容易,但是最低級,一個函證基本就露餡了。虛增存貨也比較容易,尤其是容易盤點的存貨,一個盤點就裝不下去了。虛增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比較難以核查,因為沒人知道你的房子到底值多少錢。
?
那么康得新虛增了什么資產?筆者整理了康得新簡易的資產構成后發現,只有貨幣資金才能隱藏這119億利潤總額,89億的凈利潤啊。當然,預付賬款、應收賬款、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都有可能是虛增的,但是最主要就是這100多億的貨幣資金啊,難怪大股東占用資金高達122億。
?
(點擊可看大圖)
?
所以事情就很清楚了,根本不能算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122億資金,而是大股東把錢通過凈利潤的方式虛增進來,之后才拿回去,大股東才是為了上市公司好……筆者編不下去了,你們編吧。
?
那么現在整個邏輯鏈條就很清晰了,康得新通過虛構銷售業務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并通過虛構采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
?
與此同時,虛構收入和采購的對手方應該都是大股東的關聯方,他們通過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方式把錢回到上市公司體系,一邊占用,一邊回款,一邊流向國外,所以現金流量表看起來雖然有波動,但是整體是正常的。
?
一切都是那么perfect。
?
接下來的疑點就是如果虛構收入、成本,公司的大部分客戶是假的,大部分采購對象也是假的,大部分出口業務估計也是假的,這一切都是假的,那么:
?
作為客戶和采購對象的關聯方是誰?為什么事務所和證券公司都沒發現?這么“簡單”的造假為什么可以瞞過這么多專業人士的眼睛?這些錢以采購的名義流向了國外,是不是流向了鐘玉待在國外的子女那里?
(點擊可看大圖)
?
03 如此造假誰擔責?
?
造假實錘之后,如今的康得新股東高達15.55萬,接下來又是無數的跌停等待他們。雖然他們大多都是大股東占用資金實錘之后進去的,有點活該,但是去年底的11萬股東呢?誰來為他們說話?
?
如此大的造假事先為什么沒有被發現,作為最大的事務所之一,連續服務康得新達6年之久的瑞華在其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注冊會計師的悲哀。另外,作為證券服務商的恒泰長財證券在定向增發募集94億資金的時候又起了什么作用?
?
(點擊可看大圖)
?
退一萬步說,康得新每年2億平方米的光學膜,足夠世界上所有電視機的貼膜了,手機根本用不了2億平方米,這種簡單的邏輯業內人士肯定知道。但是2018年以來,依然有中信建投、國盛證券、財通證券、方正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多為券商分析師為康得新站臺,這些人是不是欠康得新11萬股東一個道歉?
?
?(點擊可看大圖)
這些中間商的處理證監會還沒有給答案,但是我們希望證監會能狠狠的處罰,殺一儆百,不能光收錢不承擔責任不是?
?
對于康得新和鐘玉,證監會表示“康得新所涉及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持續時間長、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然后就是先罰60萬,還不夠119億造假的一根毛:
?
對康得新復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鐘玉給予警告,并處以90萬元罰款,其中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30萬元,作為實際控制人罰款60萬元。
?
當前證券法對造假的容忍度太高了,這是中國成立證券市場以來最大金額的造假,這是侮辱全國1.5億股民智商的造假,這也是對所有金融專業人士的侮辱。
?
追繳所得、牢底坐穿是起步,怎么處罰都不過分,不然一個康得新倒下了,可能會有更多的康得新站出來。
?
最后至于能不能抄底,筆者十分不建議,從康得新11塊跌停打開開始,就一直不建議大家抄底,飛蛾撲火,終會被火所傷。
?
筆者希望這兩年的所作所為能給資本市場的玩家帶來一絲警惕,造假必滅亡,筆者和千千萬萬個投資者的眼睛盯著你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