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10:5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易方達、華夏、博時3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排列前三名,分別為3222.27億元、2843.79億元、2740.87億元。
《電鰻快報》文/高偉
上半年,及股市強勁反彈,權益基金也取得不俗戰績,今年以來所有基金大類均取得正收益;與此同時,股票基金上半年資產凈值與份額規模雙雙增長。
截至6月底,今年以來上證綜指上漲19.45%,上證50指數上漲27.80%,滬深300指數上漲27.07%,中證500指數上漲18.77%,深證成指上漲26.78%,深100指數上漲34.72%,中小板指上漲20.75%,創業板指上漲20.87%。
《電鰻快報》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各類別基金均獲得不錯的正收益。其中,參與統計的802只股票基金平均上漲23.91%,參與統計的2130只混合基金平均上漲17.78%,參與統計的1262只債券基金平均上漲2.71%,參與統計的321只貨幣基金平均上漲1.25%,參與統計的135只QDII基金平均上漲12.13%(數據截至20190627),參與統計的11只基金中基金(FOF)平均上漲8.28%(數據截至20190626),參與統計的9只其他基金(主要是黃金基金)平均上漲8.86%。
雖然業績是基金公司長期發展的基石,也是監管層一直強調基金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但幾乎沒有一家公司能走出拼規模的囚徒困境。規模也是彰顯基金公司實力的一部分,渠道和投資者對基金公司的認可一定程度上也會體現在公司管理資產規模的增長上。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共有135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合計管理基金數量5547只。管理基金資產凈值12.41萬億元。其中,股票基金上半年資產凈值與份額規模雙雙增長,份額規模從2018年底的7563.44億份增長到8016.02億份,增長率是5.98%,同時資產凈值也較去年底增長了2426.98億元,至10523.18億元。另一方面,混合基金2019年上半年資產凈值增長與份額規模略微下降,其中份額規模減少了180.38億,上半年份額為15297.60億份。
從基金公司整體管理規模看,易方達還是遙遙領先。按照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剔除貨幣基金及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外,易方達、華夏、博時3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排列前三名,分別為3222.27億元、2843.79億元、2740.87億元。
7月4日晨,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研究部董事總經理(MD)、公司基金評價業務負責人胡立峰,發出題為《22年度,公募基金公司冠軍榜》的微博,并附上“圖文報告”。微博稱,1998-2019的公募基金22個年度中,華夏基金公司11次冠軍、易方達基金公司5次冠軍、博時基金公司3次、華安基金公司2次,嘉實基金公司1次。最近5年,易方達基金連續5年蟬聯冠軍!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圖文報告”
《電鰻快報》發現,剔除貨幣基金及短期理財債基后,自2015年以來,易方達基金持續占據第一寶座,其中2015年規模為2765億元,超過第二名華夏基金494億元;2016年規模為2528億元,領先第二名博時基金40億元;2017年規模為2709億元,領先第二名嘉實基金322億元;2018年規模為2553億元,超過第二名博時基金188.69億元;2019年上半年,規模為3222億元,超過第二名華夏基金378億元。
自2015年打破華夏和天弘締造的“王朝”,易方達基金可謂站穩了腳跟。
業內人士分析稱,公募基金公司拼規模主要依靠幾點:1.發行新基金來提升管理規模,2、牛市帶來賺錢效應,老百姓熱捧權益類基金,2015年牛市、2017年價值投資帶動的局部牛市,都會對基金規模產生較大的正面推動;3、踩準當年的節奏;4、股東和渠道的支持,是規模增長最大的力量。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