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12:00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丁真軍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者為阿爾法工場研究員導語:平安的回購是為夯實科技轉型的基礎,這對市值的驅動是隱性的、長期的。截止2019年6月21日收盤,中國平安(SH:601318)股價達到87.97元,停留在歷史新高區間。?股價上漲有顯性的原因,此...
作者為阿爾法工場研究員
導語:平安的回購是為夯實科技轉型的基礎,這對市值的驅動是隱性的、長期的。
截止2019年6月21日收盤,中國平安(SH:601318)股價達到87.97元,停留在歷史新高區間。
?
股價上漲有顯性的原因,此前連續3天的高位回購,作為導火索徹底引燃了市場。
?
?
(點擊可看大圖)
?
回購是一項直接的價值管理手段,但股價漲或不漲,取決于更深層次的邏輯。要知道,上市公司宣布回購但股價不漲的比比皆是,更別提創新高了。
?
所以,別當平安股價創新高理所當然,而是要知其所以然:
?
(1)即使股價在歷史高位附近,但由于業績長期保持高增長,實際上股價對應的估值仍舊很低;
(2)本次回購的目的,透露出來的戰略是“打造AI時代底層競爭力”來保證公司持續領先,市值亦有望持續上升。
?
01? 均價83.19元“高位”回購
?
一般上市公司回購時,K線都處于低位(階段底部或者歷史大底),就比如:
?
A股東阿阿膠(SZ:000423)的回購價不超過45元,2010年Q3以來絕大多數投資者的成本都比這個回購價高;
?
中概股的聚美優品(NYSE:JMEI)去年到今年的回購都是2.x美元,而其股價是從39.45美元一路跌下來的。
?
相比之下,中國平安的回購價就顯得很“非主流”了,回購前股價最高也就到過86.84元。6月18日-19日,回購13.73億元的均價為83.19元。?
?(點擊可看大圖)
?
你沒看錯,中國平安就是貼著歷史最高價位回購,這顯示其對內在價值的信心。而且這種自信是一以貫之的,5月上旬平安曾以79.1元的股價在市場上買入了42.96億元的股票用于“長期持股計劃”。
?
事實上,目前87.97元股價和2015年股災后33元左右的股價,對應的估值相差無幾,市盈率都是12倍左右,調整后的P/EV(市值/內含價值)也差不了太多。從估值角度看,中國平安又可以說是低位回購!
?
02? 隱性驅動市值
?
一般上市公司回購后,會注銷掉這部分股票,這會導致EPS(每股收益)的提高。很顯然,每股分得的利潤更多了,股價就有上漲的動力,回購股份并注銷對市值的驅動是顯性的。美股這些年的牛市,回購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
然而中國平安的回購,并不是走以上路線:回購資金總額為50億-100億,將全部用于員工持股。
?
結合中國平安的戰略,能看清“非主流回購”用途是出處于什么樣的考慮,公司logo最能說明問題:2008年之前平安logo“專業、價值”,2009年-2018年是“保險、銀行、投資”,2019年之后是“金融、科技”。??
?
平安的同行們在戰略上裹足不前,一直沒有太多見效的動作,所以股價跑輸平安不是一點點(包括友邦保險)。從新華保險上市那天(2011.12.16)統計的K線疊加圖,股價漲幅:
?
中國平安>友邦保險>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壽。
?
(K線疊加圖)
?
那么,回購用作員工持股計劃的邏輯就清晰了:
?
平安下一步的重心是科技帶動金融的轉型;
?
科技的基礎是大量創新型人才,沒創新型人才談什么AI和金融科技,憑什么能打敗IBM和微軟拿下香港金管局貿融平臺的項目呢;
?
創新型人才的引進需要更好的成果共享,他們都會有改變世界(所處領域)的雄心,但前提是在有競爭力的薪酬環境下這樣做。?
?
(高水平人力的輸入,是高水平組織的基礎)
?
簡而言之,平安的回購是為夯實科技轉型的基礎,這對市值的驅動可能沒有增厚EPS(每股收益)來的明顯,但其作用是隱性的、長期的。
?
03 總結
?
上周平安公布2019年5月保費收入情況,單月壽險保費增長13.2%至343.3億元,新單增長5.6%至108.9億元,在同行中繼續一花獨放。
?
我們始終在說,平安業績的領先得益于戰略的領先,而戰略的領先得益于創新型人才的領先,回購用于員工持股是在夯實優秀組織的根基,增添前景的驅動力。只要投入產出比合適,這種策略性的投入越多越好,而平安恰恰用優秀的業績證明了這一點。
?
對于平安這樣的公司——不管是2015年股災后30多元的價格買,2018年50多元的價格買(詳見《中國平安:再一次進入搶籌區間》),還是今天80多元的價格買——都是一樣的。大道至簡,買入并長期持有優質企業,就能享受時代的紅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