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 03:07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歐陽劍環 彭揚 陳瑩瑩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融科技的創新需要集聚全行業的力量,良性的競爭與合作會成為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新常態。而商業銀行的積極布局將正向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拉開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金融機構的差距。
????????各種新科技加速來襲,金融科技成為商業銀行競爭的新賽道。中國銀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中銀金融科技公司日前在上海揭牌。截至目前,至少已有8家商業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借助金融科技子公司,銀行可以更專業、更有效率地推動本行的金融應用與發展,并對外輸出技術能力,賦能更多中小銀行。與此同時,強大的母行實力,讓這些金融科技子公司甫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這其中何時誕生一批新的金融科技“獨角獸”也頗受期待。
銀行加速入局
????????今年以來,工商銀行、北京銀行、中國銀行等三家銀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陸續開業。
????????目前各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產品體系主要從金融機構運行的前、中、后臺三個層面有效提供科技服務。比如,中銀金科通過科技賦能進一步提升集團綜合化服務優勢,并致力于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金融科技創新平臺,分階段、分領域向行業和市場開放服務,實現金融科技跨業輸出。工銀科技則提出,將以金融科技為手段,聚焦行業客戶、政務服務等金融場景建設,開展技術創新、軟件研發和產品運營。
????????作為最早成立的銀行系金融子公司——興業數金,自成立以來就明確了兩大發展脈絡:一是延續發展,做大做強金融云,為中小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金融行業云服務;二是打造開放銀行平臺,通過開放銀行服務API,開展微創新,成為“銀行端”和“場景端”的連接器。
????????北銀金融則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為中小銀行、企業和互聯網用戶提供數字化、智能化、全方位金融科技綜合服務。
????????金融壹賬通高級研究總監陳建光認為,金融科技的創新需要集聚全行業的力量,良性的競爭與合作會成為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新常態。而商業銀行的積極布局將正向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拉開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金融機構的差距。“從目前已經布局的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來看,大多為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的子公司,他們借助自身在金融行業積累的經驗,用科技手段提升數字轉型步伐。這一局面將導致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差距的進一步拉大?!标惤ü庹f。
????????一家股份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現有格局看,目前更多的是競爭合作共存的狀態?,F在金融科技公司已經滲透了傳統銀行業務的很多流程,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對內服務這塊,與互聯網系是合作的狀態。從對外服務和輸出業務看,可能是競爭狀態,但兩類公司都有各自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需要一定的實力和資源稟賦。在國家金融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看來,能否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取決于銀行自身的資本能力,資源能否支撐子公司發展,以及子公司能否作為前臺部門去獨立運行,開拓更多業務等。多數地方銀行不具備這些條件。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瑩表示,目前來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機構往往是規模較大、經營較好的商業銀行。地方性銀行也有很強的金融科技賦能轉型發展的需求,但結合自身基礎條件,更優的選擇可能是合作或外部采購,而不是獨立發展。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相當于為具有該類需求的銀行機構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
助力母行盈利提升
????????曾剛表示,從金融科技發展的目標和要求來看,以往是不斷更新硬件技術支持業務發展,現在不僅要支持業務發展,其本身還要去探索一些新的業務模式,為銀行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更好地服務客戶。他說:“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是用技術和搭建的場景去賦能其他銀行,這和互聯網系金融科技公司有相似也有差異。銀行熟悉監管要求以及業務需求,在打造核心系統和業務對接方面可能比互聯網機構更有優勢。但在對外場景搭建方面,他們與螞蟻金服、騰訊等相比仍有差距。另外,可能還存在銀行間同業競爭的問題。”
????????上述股份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負責人稱,從(金融科技子公司)對母行盈利貢獻角度看,目前最大的變化是信息科技可能從成本中心變成利潤中心,但由于不是持牌金融業務,實際上純粹的盈利不大,更重要的是對客戶經營(獲客、留存)、業務流程改造、用戶體驗提升等作用?!澳壳按蟛糠值慕鹑诳萍甲庸靖匾穆毮苁欠沼趦炔哭D型,少數機構有對外輸出,主要是系統建設、新技術應用(落地在業務場景)輸出等?!?/p>
????????恒豐銀行戰略部研究員唐麗華認為,從長期看,隨著金融科技子公司逐漸發展成熟,盈利模式和業務思路趨于穩定,金融科技賦能作用得以持續發揮,母行可以借助子公司的技術成果降本增效,盈利能力將得以較大提升。另外,隨著子公司與母行融合程度深化,加上母行隨之進行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風控能力將明顯加強。與此同時,基于金融科技子公司業務的發展壯大,母行得以嫁接的業務模式和渠道或將持續豐富,業務發展也將更趨多元。
????????因此,除更好地服務于母行及客戶外,對外輸出技術能力也是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重要業務定位。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認為,由于金融科技子公司相對專業,決策鏈條短,通過子公司銀行可以更好地輸出科技能力,賦能整個金融業。
????????例如,截至2018年末,興業數金金融云在線運營客戶數達178家,開放銀行平臺各類產品累計完成1.35億筆交易,累計交易金額1,544億元,累計為銀行端引入場景端客戶17.94萬戶。
????????“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有同質化的成分,都是聚焦金融云、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但具體到功能層面,差異化仍是主流。”蘇寧金融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仍側重于輸出業務系統,并強調基于同一系統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而互聯網系金融科技公司則更聚焦于利用科技手段突破業務瓶頸,提供集精準營銷、大數據風控、智能客服、智能催收等于一體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所以,中長期看,這兩類金融科技公司互為補充,能夠為中小銀行提供更好的金融科技轉型支撐。
監管護航金融科技發展
????????公開信息顯示,當前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注冊資本金在0.5億—16億元間不等。不能忽視的是,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不僅“身價不凡”,所做業務又是對風險高度敏感的金融行業,而金融科技行業仍有政策、法規、監管等諸多方面空白,亟需補上。
????????董希淼認為,監管應制定政策框架,明確界定金融科技子公司的設立流程、服務模式、職責邊界等。國外銀行比如花旗、富國銀行等,會收購并購或入股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但國內的銀行囿于法律上的限制,不能直接投資非金融機構。目前成立的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均不是由銀行直接投資,監管部門在這方面的政策上可以有一些調整。另外,還需要強調信息安全,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和隱私保護。
????????曾剛表示,盡管金融科技子公司是獨立法人,但畢竟還是會存在風險傳遞。目前對于銀行內部的科技風險有相應的監管規則,金融科技子公司獨立后,目前還沒有針對這類機構的監管辦法,原來對銀行內部進行的科技風險管理規則是否能夠延伸到金融科技子公司,甚至延伸到現在和銀行合作的互聯網系金融科技公司,在這方面國際上還沒有可參考的經驗,需要及時進行一些風險評估和相關監管制度建設。
????????“一般而言,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主要服務于母行自身或是輸出給銀行同業。”唐麗華表示,因此由金融科技子公司產出的技術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需要有所保障,如基于大數據應用的風控模型、災備管理、應急管理等。另外,銀行在應用金融科技子公司提供的技術系統時,應建立起防火墻,嚴格準入和風險評估,監管部門在對銀行科技風險監管時,需強化對銀行科技系統的安全性、連續性的監督管理,對風控模型等實施備案。
????????在陳建光看來,由于市場和監管環境的不同,中國的金融科技一直處于全球相對領先的水平。全球各地區銀行的金融科技的發展都是嚴格基于該地區的監管要求,也更符合當地市場的特色需求,未來跨區域的開放合作值得期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