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5 10:08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以來已有39家券商發布了270多份下調個股評級的研報,平均每月發布數量超過50份。由于進入2018年年報及2019年一季報集中披露期,4月份券商發布下調個股評級研報數量高達110多份,掀起一個小高峰。
近期,銀行股連番遭遇券商下調評級。
中金公司日前發布研報,一次性下調了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5家銀行評級。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最近一個月里,還有招商銀行先后被中航證券、天風證券兩家券商下調評級,光大銀行也被安信證券調低評級。
下調部分銀行盈利預期
近日,中金公司發布了《中小銀行去杠桿帶來短期波動,下調銀行估值》的研究報告。該研報稱,金融供給側改革目前已經進入深水區。
中金公司認為,銀行剛兌預期的打破對中小銀行經營的主要影響體現在負債端(同業負債、對公存款增長乏力)、資產負債表(縮表風險)、損益表(減值計提增加)及資本充足率(資產減值風險過大而沖擊凈資本)等方面,需密切關注風險擴散的路徑和速度。
具體在評級方面,中金公司整體下調了中小銀行盈利預期和目標價,并將2家H股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4家A股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評級由推薦下調至中性。
就近期券商研報情況來看,其他銀行股被券商下調評級的情況時有發生。今年以來,興業銀行、上海銀行等8家銀行均有被調低的記錄。
僅就5月份而言,招商銀行先后被中航證券、天風證券兩家券商下調評級,下調理由分別為“考慮到短期內宏觀經濟形勢以及外部監管等系統性因素對其股價帶來的擾動”和“年初至今漲幅達40.2%已超目標價”。另外,光大銀行也在安信證券發布的一季報點評中被下調評級。
下調個股評級研報
今年顯著增多
類似中金公司同時下調5家上市銀行評級的情況并不多見,但在今年初數份看空研報出爐之下,“耿直”下調個股評級的研報數量也在增加。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39家券商發布了270多份下調個股評級的研報,平均每月發布數量超過50份。由于進入2018年年報及2019年一季報集中披露期,4月份券商發布下調個股評級研報數量高達110多份,掀起一個小高峰。
從券商發布下調評級研報的數量看,光大證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位居前三,分別為24份、22份、20份。此外,廣發證券、東北證券等券商發布數量也在10份以上,數量相對較多。
就被下調評級的個股而言,今年3月中信建投陸續被4家券商下調評級。此外,信立泰和太平鳥同樣遭遇了4家券商的下調評級,峨眉山A、分眾傳媒等11只個股分別被3家券商調低評級。
有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在此前“看空研報”橫空出世之后,市場對于個別偏離實際價值的個股更敢于發聲。而在行業出現重大政策變動之際,針對行業及個股給出自身判斷也較為正常。不過,仍需警惕部分研報跟風盲從的現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