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9 10:36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券商承銷金額占比最高的公司債方面來看,年內券商僅承銷公司債的金額就高達8394.4億元,占券商債券總承銷金額的30%。
今年以來,A股融資市場需求旺盛,除以定增為代表的股權再融資外,上市公司的債券發行量也相當可觀,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券商的承銷業務。
目前,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年內已有104家券商累計債券總承銷金額高達2.81萬億元,同比增長60.57%。同時,券業的馬太效應也逐漸蔓延至債券承銷市場,總承銷金額超過1000億元的前8家券商就分得“半壁江山”,共計債券總承銷金額高達1.52萬億元,占比54.09%。
其中,有兩家券商年內的債券承銷金額已超過3000億元。中信證券年內以3382.86億元的債券承銷金額拔得頭籌,占比12.04%,共計承銷482只債券,占比11.39%;中信建投證券位列第二,共計承銷439只債券,承銷金額為3084.62億元;中金公司緊隨其后,共計承銷208只債券,承銷金額為1934.08億元。
年內債券承銷金額超過1000億元的券商還包括招商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光大證券,分別為1593.9億元、1585.35億元、1293.02億元、1181.7億元、1180.48億元。此外,華泰證券、中銀國際證券、平安證券、中泰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年內的債券承銷金額超過5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剛剛上市的天風證券,近年來債券承銷業務發展迅速,年內的債券承銷金額為425.78億元,位列華泰聯合證券之后,共計承銷113只債券。而近日由天風證券主承銷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0億元優質企業債券也正式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該債券是目前民營企業獲批的最大規模的優質企業債券。其中,募集資金中擬100億元用于汽車制造產業項目投資、100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從券商承銷金額占比最高的公司債方面來看,年內券商僅承銷公司債的金額就高達8394.4億元,占券商債券總承銷金額的30%。
其中,中信建投證券仍位列公司債承銷榜第一位,年內共計承銷公司債172只,承銷金額1290.55億元,占比15.35%,遙遙領先;其次則是國泰君安,共計承銷公司債78只,承銷金額為559.17億元;中信證券位列第三,共計承銷公司債93只,承銷金額為531.94億元。
但是,隨著債券融資需求的日益旺盛,違約事件也屢見不鮮。數據顯示,從違約債券種類來看,2018年公司債違約金額達到508億元,占比近半,遠超其他債券種類,2019年前5個月公司債違約金額為40億元,占比達到36%。
國金證券分析師周岳表示,“債券違約后,企業主要通過自籌資金兌付,債務重組、破產重組及擔保人代償相對較少。而從債券違約后公司公告籌措資金來源來看,經營尚可的公司可以依賴日常經營慢慢償還債務;對于經營困難,但還擁有部分優質資產的企業,往往通過出售資產或質押股權來籌資;而債務重組類企業一般通過整體出售資產或出讓部分股權來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而獲得資金。”
5月24日,證監會指導滬、深交易所分別聯合中國結算就發布了《關于為上市期間特定債券提供轉讓結算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違約債券等特定債券的轉讓、結算、投資者適當性、信息披露等事項作出安排。
對此,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認為,“與日俱增的違約債券流動性問題亟待解決,市場對違約債券轉讓機制建立的需求顯得愈發強烈。在公司債違約金額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通知》的出臺旨在為違約債券提供轉讓結算服務,有助于疏導信用風險,改變此前債券到期違約后即摘牌,投資者只能被動等待兌付的情形,投資者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轉讓化解債券違約風險,促進信用風險出清,及時處置不良債券,滿足產品到期清算要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