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11:22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投資開閘為險資投資提供了更多標的選擇空間。等科創板市場運行一段時間以及交易制度成熟以后,逐漸會有適合險資的投資機會。科創板的選股方式其實和其它板塊區別不大,主要還是看個股的基本面。
“監管部門已明確,保險資金可以投資科創板股票,包括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要在現行有關監管和市場規則框架下操作,遵守依法合規審慎安全原則。操作中有問題要及時向監管部門反映。不再單獨發文。”大型保險資管公司高管近日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險資已獲準投資科創板。
對于這一新興板塊,保險資金正在密切關注進展。市場各方也在關注險資之于科創板的角色,比如券商保薦人就提到,新股發行環節中,保險機構等大資金機構將發揮更大價格發現和引領功能,它們在新股詢價環節中的報價也很重要。
機構對科創板新股定價
有引領作用
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稱,結合港股和美股等海外經驗,首發(IPO)項目發行的核心主要在于最后的定價和價格發現,而科創板的發行機制在定價上體現為市場化和機構化。機構化強調了詢價對象類型,包括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保險資金、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等,多是研究實力較強的長線機構投資者。同時,這幾類投資者的大致均值、共識的發行價在什么位置,指引性非常強。
這意味著,在科創板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占比較其它板塊可能更高,在市場估值體系中發揮的作用將更大。
“實際上,海外市場新股發行價的確定,不是主要參照簿記里面所有的投資者,而是簿記里邊長線、大型的機構,他們扮演價格引導作用角色。”上述人士稱,長線的投資理念,對于國內市場無論是定價還是后續交易,都非常重要。
他認為,科創板機制中,未來相關的機構特別是頭部機構,將逐漸體現出對最后定價的更大引導作用,保薦人會很關注保險機構的報價。這就需要機構多做價格發現方面的研究功課,這跟其最后拿的配售量、承擔價格發現的結果,應該也是比較一致的。
要提高投資能力
和風險容忍度
一家保險公司投資部門人士稱,由于科創板企業估值定價較難,屬于高風險高收益投資,科創板推出初期還需要關注一段時間,“很多公司還處在發展初期,盈利能力還沒有體現,以目前現有的估值體系比較難看得清楚。”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目前險資參與科創板市場的熱情有所差異,有的相對謹慎,也有的表示將積極參與。總體上,險資認為,科創板對于險資投資能力要求提升。從短期來看,“打新”是最安全的參與科創板投資的方法,打新也會對新股有所選擇。
一家險企投資部門人士稱,科創板投資開閘為險資投資提供了更多標的選擇空間。等科創板市場運行一段時間以及交易制度成熟以后,逐漸會有適合險資的投資機會。科創板的選股方式其實和其它板塊區別不大,主要還是看個股的基本面。
同時,也有受訪人士提到,保險資金屬于長線資金,期限長,對科創板股票也可以嘗試長期投資。
他們的主要理由為:首先,科創板相當于增加了投資“類一級市場”的早期企業項目的機會,可以增加資產配置和組合的靈活度,提高長線資金的期望收益率;其次,長線資金做科創板投資,相對于短期資金,可以在企業早期投入并承擔風險,更有能力持有到中后期,進而“笑到最后”,分享成長收益。
不過,科創板投資“高風險高收益”,保險資金等長線資金投資科創板,還需要適當提高對風險的容忍度。有業界人士提出,風險容忍度一直是長線、低風險偏好資金的一個痛點,如果險資等長線資金只有很低的風險容忍度,就發揮不出“長線”優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