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10:39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張歆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商銀行將持續發揮現有票據業務優勢,圍繞客戶票據業務需求,牢牢防控風險,充分利用金融科技進行產品創新,不斷提升招行票據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5月23日,第215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招商銀行行長助理劉輝以“助力實體經濟踐行普惠金融——招商銀行票據業務發展實踐”為主題,介紹了招商銀行通過發展票據業務支持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經驗和規劃。
劉輝表示,票據作為將核心企業信用遷徙至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工具,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金鑰匙”。招商銀行將持續發揮現有票據業務優勢,圍繞客戶票據業務需求,牢牢防控風險,充分利用金融科技進行產品創新,不斷提升招行票據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隨著上海票據交易所成立和票據電子化基本完成,票據市場風險高發的局面已徹底扭轉,票據市場進入快速、規范發展階段。據統計,2018年全市場票據簽發量18.27萬億元、結算量56.56萬億元、貼現量9.94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84%、62.59%、38.83%。單張票面金額下降至87.96萬元,較前年下降21.93%,貼現利率低于同期貸款水平,其中,中小企業簽發票據量占比超過三分之二。
票據的背書流轉增加,給需要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獲得了低門檻、高效率的融資機會。作為2016年至今累計直貼量市場排名第一的商業銀行,劉輝披露了招行的直貼數據:“2018年貼現量10255億元中,民營企業貼現客戶數占比86%、貼現量占比75%,中小微企業貼現客戶數占比91%、貼現量占比76%。”
大型企業對票據市場的參與度相對較低,不到簽發量的三分之一。招商銀行認為,這恰恰說明票據市場在緩解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潛力巨大。
由于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導致金融資源基本都是圍繞大型核心企業進行初次分配,債券市場、資本市場、信貸市場資源都主要配置給大型成熟企業。很多大型企業由于信用較好導致金融資源使用不足,同時,供應鏈中賒銷占比越來越高,導致產業鏈上應收應付快速增長,WIND數據顯示,主體評級AA+以上的1100余家企業應付賬款余額就超過了8.5萬億元。
相比其他供應鏈融資工具,票據是以結算帶動融資,具有權責關系清晰、融資效率高、門檻低等突出優勢。大型企業通過簽發商票來置換大量存在的剛性應付賬款,持票中小企業就可以借助大型企業信用通過商票保貼方式低門檻、低利率獲得銀行貼現資金,能有效緩解大型企業信用富裕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之間的矛盾。
票據作為利率市場化最徹底的市場,貨幣市場的利率波動可以通過后端高頻的轉貼現交易實時影響直貼利率。因此,劉輝指出:“在一季度央行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引導利率走廊下行的過程中,票據也成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最快享受到的低利率融資產品,貼現利率最低到3.2%,讓大量中小微企業受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