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09:24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以來,中原證券、第一創業兩家中小券商發布了定增預案,擬募資金額上限分別為55億元和60億元。從資金的使用計劃來看,兩家券商都將“重資產”業務作為重點——70%以上的擬募集資金將會被用于資本中介業務和自營業務。
????????一方面,配股、增發、“A+H”上市,大型券商融資有道;另一方面,中小券商也不甘落后,通過IPO、定增、發行債券等方式努力“吸金”。近日,紅塔證券IPO獲批、中泰證券更新招股說明書,印證了中小券商正在努力擴充資本金的現狀。而從募資使用計劃來看,“重資產業務”成為不少中小券商布局重點。
中小券商多渠道“吸金”
????????2018年以來,已有華西證券、南京證券、天風證券、長城證券以及華林證券5家中小券商登陸A股市場。而在2017年,僅有兩家中小券商在A股市場完成了IPO。
????????對中小券商而言,上市以后融資渠道拓寬,更有助于業務擴張。今年以來,中原證券、第一創業兩家中小券商發布了定增預案,擬募資金額上限分別為55億元和60億元。從資金的使用計劃來看,兩家券商都將“重資產”業務作為重點——70%以上的擬募集資金將會被用于資本中介業務和自營業務。
????????東吳證券近期也在密集融資。東吳證券日前公告稱,其已完成規模15億元的短期融資融券的發行。此前不久,東吳證券才剛剛發布配股預案,擬按照不超0.3的比例進行配股,募資總額上限達65億元,其中不超過30億元的資金將用于發展投資與交易業務,不超過20億元的資金用于發展資本中介業務。
????????山西證券今年4月發布配股預案,同樣按照不超0.3的比例進行配股,募資不超過60億元,計劃投入資本中介業務、債券自營業務和對子公司增資的金額均不超過20億元。
????????可轉債方面,華安證券在今年3月公布了可轉債發行預案,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8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分別擬用不超過10億元加大股權投資業務平臺建設以及加快打造跨市場、多品種、多策略的自營業務體系。
差異化競爭
????????從目前披露的融資計劃來看,不少中小券商擬將募集資金重點運用于資本中介業務和自營業務這類重資產業務。就資產規模而言,中小券商在發展重資產業務方面確實先天不足。分析人士稱,目前中小券商受到資本金約束,業務難以擴張。中小券商的凈穩定資金率,其實都不是特別高。
????????盡管近期中小券商鉚足勁融資,但在當前監管規則下,融資具有“馬太效應”。中信建投證券稱,2017年落地的再融資新規明確規定,再融資發行股數不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20%,且兩次募資之間不短于18個月,這使得券商再融資額度與原有資本實力掛鉤,大型券商可享受更高的再融資額度,最終加劇證券業凈資本的“馬太效應”。
????????凈資本難以“彎道超車”,業績方面就難言與大型券商匹敵。就35家A股上市券商今年一季度業績來看,凈利潤前十名券商凈利之和占全部上市券商凈利總和近七成,呈現出很高的行業集中度。“頭部券商在資產規模、市場份額、品牌效應、技術儲備、人才隊伍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中小券商彎道超車的壓力和難度有所加大。”西部證券副總經理黃斌在2018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表示。
????????不過,重資產業務發展受限,中小券商可另辟蹊徑。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證券公司的證券承銷業務數據排名情況,中小券商在綠色公司債、創新創業公司債等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2018年綠色公司債承銷數量前三名分別是平安證券、天風證券和中泰證券。東吳證券在創新創業公司債承銷家數方面“奪魁”;就創新創業公司債發行規模而言,東吳證券也擠進前五。
????????科創板的落地,也給中小券商帶來了新機遇。在上交所已經受理的科創板項目的保薦機構名單中,出現不少中小券商身影,中天國富證券、中德證券、德邦證券、首創證券、東莞證券、英大證券等均榜上有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