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2 11:5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國內流量“漫游”費接連取消,國際長途直撥資費大幅下調
在實施精準降費方面,工信部將根據低收入和老年群體的需求,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在全國推出“地板價”的資費方案;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最大的優惠,助力網絡精準扶貧;同時針對中小企業用戶,通過直接下調資費價格,免費提速升檔等方式,實現資費平均降低15%,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
已有部分5G手機進入三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進行功能、應用等方面的測試——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顯示距離消費者正式使用5G終端越來越近……
5月21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了網絡提速降費、5G商用等相關情況。此前一周即5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專門對進一步推動網絡提速降費,發揮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多重效應等工作作出了部署。
今年網絡提速降費的重點方向是什么?目前相關工作進展如何?下一步加快5G商用還將采取哪些舉措?這次吹風會一一進行了解答。
近年來,網絡提速降費取得了明顯成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光纖寬帶用戶占比達到91%,4G用戶占比達到75%,位居全球先進行列。固定寬帶用戶平均下 載速率從2014年底的4.2M提升至28M,移動寬帶下 載速率從3G時代不足3M提高到22M。
在降費方面,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國內流量“漫游”費接連取消,國際長途直撥資費大幅下調。2018年,固定網絡每兆月均資費為0.3元,比2014下降95%,手機上網流量平均每G為8.5元,比2014年下降94%。
“當前網絡應用正加快從消費環節向生產環節,從虛擬領域向實體領域延伸拓展,網絡通信將實現從‘人與人’的通信向‘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演進,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說,這些都對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有更高的速率、更短的時延、更安全可靠、更多用戶連接。
他提到,今年提速降費重點工作將圍繞推動網絡演進升級、深入挖掘降費潛力發力。具體而言包括持續提升網絡性能,促進網絡演進升級;深化網絡融合應用,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推動實施精準降費,促進網絡應用普及三個方面。
其中在降費方面,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每年降費都有不太一樣的重點、推動點,從流量不清零到語音漫游,再到全國數據和本地數據的區別等,“今年在推動降費當中,主要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著力滿足廣大用戶多層次的、多元化的需求。”
具體而言,首先是實施精準降費。一是對低收入和老年群體的需求,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在全國推出“地板價”的資費方案;二是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最大的優惠,助力網絡精準扶貧;三是針對中小企業用戶,通過直接下調資費價格,免費提速升檔等方式,實現資費平均降低15%,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
針對16億手機用戶對于運營商繁雜的套餐設置不知如何選擇等問題,聞庫表示,規范套餐設置是今年的一項重要任務。
具體而言,一是減少在售套餐數量15%以上,重點減少一些早期的套餐,特別是價格貴以及規則復雜、影響用戶選擇的套餐。
二是推動企業做好階梯定價資費試點,推廣簡單自由組合的套餐。
三是要求企業在所有的營業場所開展資費清單式的公示,“就是說這個企業一共有多少種套餐,比如有200種,不能只拿出10種來公示,我們希望所有的套餐都拿出來,讓老百姓選擇。”
聞庫表示,老用戶不能選新套餐是前幾年消費者反映特別厲害的,這兩年工信部加大了對不規范行為的嚴查力度,企業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力圖使消費者切實享受到明明白白的消費。確保11月底實現攜號轉網
上周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今年11月底要在全國全面實施攜號轉網。相關工作目前進展如何?
對此,陳肇雄表示,全面推進攜號轉網不僅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社會高度關注的惠民工程,前期工信部組織相關企業在5個省市進行了攜號轉網的試驗,已累計完成近200萬人次的攜號轉網工作。
不過,記者此前對5個試點省市的攜號轉網情況進行調查時發現,目前攜號轉網的辦理流程以及轉網成功后的用戶體驗并不是特別好,存在一些收不到短信、驗證碼以及無法使用第三方平臺繳費等問題。
陳肇雄在吹風會上也提到,全面鋪開攜號轉網還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對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網絡和運營系統進行必要的改造,涉及近16億移動用戶運營系統的更新,工作相對比較復雜。
二是手機號碼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的信息服務中,要維持原有應用不受影響,還需要對銀行、保險、證券以及互聯網企業等第三方平臺進行同步改造,以確保用戶攜號轉網后的使用體驗。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今年兩會以后工信部第一時間就組織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和中國鐵塔公司制定了建設改造、聯調聯測、提供服務‘三階段’的工作時間表,部署在全國推進攜號轉網工作,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陳肇雄表示,下一步,將推動企業加快系統改造和測試,保障用戶充分享有攜號轉網的權益,確保今年11月30日之前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攜號轉網,真正做到“號碼在手,說走就走”。
5G蘊藏著大量的產業機遇,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陳肇雄介紹,5G的發展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標準制定、技術研發和產品研制。在產業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5G技術和產品日趨成熟,系統、芯片、終端等產業鏈主要環節已基本達到商用水平,具備了商用部署的條件。
二是頻譜分配、網絡建設和政策完善階段。目前,國內已經明確了5G中頻段頻率規劃及試驗頻率,制定了相關分配方案,基礎電信企業陸續發布5G部署相關計劃,積極開展5G試驗,推進網絡建設。
三是應用推廣,構建融合應用產業生態。目前,基礎電信企業與有關垂直行業通過深化合作,圍繞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重點領域,聯合開展5G應用探索,合力推進5G應用發展。
“下一步,工信部將不斷完善政策環境,推動相關企業加強協作,助力5G的成功商用,支撐數字經濟社會的發展。”聞庫表示,要營造5G應用發展的良好環境,支持產業界舉辦應用征集大賽。“5G建得好不如用得好,要想把5G用好,一定要有一些好的應用,所以我們在全社會征集一些好的應用,推動相關企業加強與各行各業、各領域的溝通協作,深入挖掘5G的典型應用。”
對于大家普遍關注的5G終端運用問題,聞庫表示,目前運營企業都從各個手機廠家拿到了幾款手機進行功能、應用等方面的測試,這些還在不斷地推進中。而對終端的價格問題,他表示,“我們一直推薦市場經濟多元化供給,多廠家供貨,在這種情況下,我希望通過市場的競爭,通過各個企業不斷地創新、優化產品,一定會給大家帶來一個價格合理、應用豐富的終端。”
A股5G概念股有春興精工(002547)、烽火通信(600498)、信維通信(300136)等。
5G相關新聞:
近日,全國首個5G城市醫療應急救援系統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正式上線。5G城市醫療應急救援系統以5G急救車為基礎,配合人工智能、AR、VR和無人機等應用,打造全方位醫療急救體系,大大縮短搶救響應時間。5G城市醫療應急救援系統的功能:自動選擇行駛路徑、嵌入無人機應用、填補院前急救數據處理空白、搭載急診急救AI模塊。
此外,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智能健康與醫療高峰論壇也于近期在天津市舉行,本次高峰論壇由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論壇聚焦“智能驅動智慧服務”,涵蓋政、產、學、研、用各領域,并同期舉辦“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實踐、智慧醫院與智能醫療建設應用、健康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應用實踐與趨勢、電子病歷技術應用與臨床醫療質量管理專題論壇,并舉辦“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創新與發展”“智慧醫院建設”研討會,展示智慧醫療、“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新成果、新應用,研討智能技術與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新進展、新趨勢,引領醫療健康服務由“信息化”向“智慧化”升級,促進智能醫療健康產業蓬勃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伴隨政策的放開和信息化基礎的完善,智慧醫療領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研究論壇的召開,越來越多應用平臺的落地,表明產業整體發展正在加速,行業商業模式也將由項目制向流量分成模式升級,醫療信息化建設有望迎來3年-5年的高景氣周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