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2 11:19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王曉悅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政策節奏上,今年的一季度是政策釋放期,二季度是政策的觀察期,三季度政策可能繼續偏友好,四季度可能需要稍微謹慎一點。經濟上,悲觀預期有所修復,GDP增速先下后平。
5月15日,國盛證券“2019年產業與資本峰會”在珠海舉行。峰會以“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共奏燦爛篇章”為主題,對下半年宏觀策略以及各行業的戰略機遇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解讀。
峰會主論壇上,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分別就2019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及A股市場投資策略發表觀點。熊園對中美貿易摩擦、后續政策和經濟的走勢、以及宏觀角度的超預期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政策節奏上,今年的一季度是政策釋放期,二季度是政策的觀察期,三季度政策可能繼續偏友好,四季度可能需要稍微謹慎一點。經濟上,悲觀預期有所修復,GDP增速先下后平。下半年政策的組合拳將是寬松和改革同步可期,投資者需要多點信心、多點耐心。張啟堯則表示,雖然年初以來有復蘇,但中長期經濟還是在底部,需求較弱。行情整體上二季度主基調還是震蕩,戰略反攻還需要等待,更好的機會在三季度。與此同時,從長期來看,資本市場正經歷機構化的重要變革,A股價值化的大時代正在開啟。后續建議關注兩條投資主線:一是以大消費為代表的核心資產;二是景氣向上的成長股子行業,如風電&光伏、5G、安可&云計算、半導體等。
宏觀層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加寧全面分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策的演進,總結出過去四十年,每當遇到經濟困難的時候,政策上都會有通過加大改革開放帶動經濟增長的規律。同時當前中國經濟處在“三期疊加”之中,宏觀政策、產業政策、競爭政策,以及中美關系如何定位等問題的解決,可能都需要通過新的改革開放帶來進一步增長。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洪灝表示,基準情景下中美有望在一波三折后達成共識。后續中國央行重新擴表,在財政、貨幣政策上積極幫助中國經濟周期的復蘇,而A股也將在經歷劇烈調整后重拾上升趨勢。同時當前已是人民幣壓力的貶值峰值,美元強勢見頂。而在風險情形下,美國和全球經濟最終都將進入衰退期。
此外,前上海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博士也就“科創板、注冊制和資本市場變革”主題發表演講。他認為,科創板的改革將會引發一系列資本市場的重大變革,包括對市場運營機制的改變,對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做優做強的推動,以及券商業務能力的提升、強筋固本的基礎的打造等。因此,政策上需要有定力,一定要讓市場去選擇,讓市場去摸索,讓市場去試錯,并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的法治改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