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1 10:1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呂東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去年年末,商業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14.2%、一級資本充足率11.5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1.03%,而貴州銀行這三項資本充足率指標則分別為12.83%、10.62%和10.62%。
近期被傳赴港上市的貴州銀行,雖然目前為止靴子還沒有最終落地,但面對持續的資本補充壓力,貴州銀行也一直在試圖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資本補充。
繼去年發行二級資本債券后,貴州銀行正在進行第三次增資擴股。證監會官網披露的該行定向發行說明書(申報稿)顯示,其擬定增不超過30億股,募資金額不超過6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貴州銀行在其定向發行說明書中所列舉的6家業績對比銀行,均為H股上市銀行,這似乎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該行擬未來上市的首選地點。
啟動第三次定增
已順利募資56.46億元
商業銀行普遍面臨著的資本補充壓力,對于貴州銀行來說也不例外。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商業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14.2%、一級資本充足率11.5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1.03%,而貴州銀行這三項資本充足率指標則分別為12.83%、10.62%和10.62%。由此不難發現,該行資本充足率整體低于同期國內商業銀行平均水平。
也正因如此,貴州銀行自去年以來頻頻利用各種融資工具進行資本補充。2018年,該行先后分兩期發行了共計28億元的二級資本債券,以充實其二級資本。而在一級資本補充方面,該行也啟動了第三次增資擴股。“為確保資本充足率達到監管要求,保障各項業務穩健增長”,貴州銀行在其定向發行說明書中指出了此次發行目的。該行指出,內生資本已無法滿足其資本補充的需求,引進外部資金進行資本補充,已是目前的必然選擇。此次定向發行將有助于提升該行資本規模,為各項業務的快速、穩健、可持續發展奠定資本基礎。
據了解,貴州銀行主要面向貴州省內外優質企業法人單位進行定向增發,本次定向發行所有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其中新增投資者合計不超過35名。
資料顯示,貴州銀行于2012年9月份以遵義、安順、六盤水三家城市商業銀行為基礎合并重組設立。截至2018年年末,持有貴州銀行股權5%以上的主要股東共有3家,貴州省財政廳持有該行股份17.71億股,持股比例為14.3%;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17.5億股,持股比例為14.13%;貴安新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0.5億股,持股比例為8.48%。
定向發行說明書顯示,貴州銀行此次定增規模將不超過30億股,發行價每股2.1元,發行完成后預計資本充足率將提升3.51個百分點。雖然目前這一方案尚在等待相關部門批復。但該行2018年年報顯示,其第三次增資擴股已募集到25.89億股,募集資金合計56.46億元。由于該行股東人數超過200人,根據相關規定,此次定向發行需報證監會核準。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貴州銀行還曾于2015年7月份和2017年12月份進行過兩次增資擴股。
業績對比銀行
均為H股上市銀行
雖然貴州銀行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券、定向增發使得其資本得到一定補充,但業務規模的不斷增長仍將對其資本形成持續壓力,盡快登陸資本市場、繼續擴寬資本補充渠道,同樣是該行未來的一個目標。
此前,市場曾傳出該行擬登陸港股市場上市的消息,《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該行定向發行說明書中,其涉及業績、資產質量等多項指標選定的可比銀行,包括了江西銀行、甘肅銀行、中原銀行、天津銀行、徽商銀行和重慶銀行,而這6家銀行恰恰全部為H股上市銀行,這似乎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貴州銀行擬未來上市的首選地點。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對于銀行來說,相較于A股市場,盡管赴港上市的籌備時間相對較短,更便于達成IPO,但港股市場對于內地銀行的估值普遍不高。投資者對于這類銀行的熱情也日趨冷淡,近年來,多家銀行公開發售發行均出現了認購不足的情況。
盡管面臨資本補充的壓力,但貴州銀行去年業績還是表現較好。年報顯示,該行2018年實現凈利潤28.83億元,同比增長27.84%。貴州銀行資產規模在2018年突破3000億元關口,截至2018年年末,貴州銀行總資產達3415億元,增幅19.25%。
該行資產質量有較大提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不良貸款率為1.36%,較2017年年末下降0.2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顯著低于可比銀行和全國商業銀行水平。
近年來,隨著眾多銀行實現上市,上市銀行隊伍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同城兄弟”,而若未來貴州銀行實現IPO,貴州省內也將迎來兩家本土上市銀行。年報顯示,已在A股市場上市數年的貴陽銀行在資產規模和凈利潤上均領先于貴州銀行,而后者在凈利潤增速上則表現更為強勁。而在資產質量上,兩家銀行基本持平。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