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10:37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相比銀行,如果ABS產品房違約的話,券商在做債權保全、投資款項追收、清收等方面的能力尚顯不足,這類業務仍然存在一些風險隱患,ABS產品違約事件值得券商警示?!?/blockquote>
資管新規后,除了面臨規模下滑、業績跳水、轉型乏力等困境之外,券商資管部門還需要不斷為過去業務風控中出現的漏洞買單。日前,又一家券商因資管業務違規收到了證監局的罰單。
5月19日晚間,華林證券發布公告稱,因對特定原始權益人、擔保人的盡職調查不到位以及存續期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時等問題,公司收到黑龍江證監局警示函。
從上述公告內容看,此次涉及違規的資管產品正是去年發生的國內首單CMBS(商業地產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化)違約事件的主體,紅博會展信托受益權專項計劃,該計劃發行規??傆?.5億元,華林證券則正是上述專項計劃的資產管理人。
盡調不充分 專項計劃風控存不足
根據公告顯示,黑龍江證監局日前向華林證券出具了警示函的處罰決定書,而涉及違規的產品則是由華林證券擔任管理人的紅博會展信托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簡稱“專項計劃”)。從處罰書的具體內容來看,在這份專項計劃中,華林證券存在了兩宗業務違規事項:
一、對特定原始權益人、擔保人的盡職調查不到位。對相關主體內部控制、關聯關系、擔保人的債務結構等情況盡調不到位。
二、存續期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時。對專項計劃的部分風險防范措施、增信措施落實不到位,風險監測不及時,披露不充分。
黑龍江證監局表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因此對華林證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華林證券應加強對資產證券化業務法律法規的學習,強化業務質量控制,加強合規風控管理,杜絕此類類問題發生。
ABS產品違約爆雷 債務主體陷資金危機
據了解,華林證券此次涉及違規的產品,實際上正是去年被爆出的由上市公司工大高新發行的ABS(資產證券化)產品違約事件的主角,紅博會展信托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該專項計劃的違約也被視為國內首單CMBS違約的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9月,上市公司*st工新(原名“工大高新”)發行了這款紅博CMBS產品,該項目發行規模9.5億元,共分10檔,其中優先級證券發行規模9.0億元,共9檔,發行時均獲得評級機構聯合信用給予的AA+評級;華林證券擔任計劃管理人,廈門國際信托則為信托受托人。
據悉,此前這款ABS產品的基礎資產池標的物業為紅博會展購物中心,加上七級增信措施等產品設計結構,而被投資者視為投資安全性極高的產品,發行期間受到各方機構和評級單位的認可。只不過,令投資者、信托機構以及華林證券難以想到的是,上述專項計劃因上市公司出現嚴重的資金危機而受到影響,并觸發了產品的違約條款。
2018年9月21日,*st工新發布公告稱,由于其近期資金流動性存在較大困難,無法按時足額償還信托貸款,已觸發相關信托合同中“違約處理”約定條款,廈門信托宣布該信托貸款于2018年9月18日提前到期,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18年9月18日向其歸還全部未償貸款本金及相應利息。
2018年10月11日,計劃管理人華林證券發布公告稱,紅博CMBS專項計劃賬戶內資金余額不足以兌付當期應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有投行人士指出,在資管新規的影響下,由于競爭激烈,不論是頭部券商還是中小券商,對于參與這類標準化業務的ABS產品的積極性較高,因此開展業務階段,部分券商可能在風控和合規方米的要求會有所放松。
“相比銀行,如果ABS產品房違約的話,券商在做債權保全、投資款項追收、清收等方面的能力尚顯不足,這類業務仍然存在一些風險隱患,ABS產品違約事件值得券商警示。”上述投行人士指出,近年來債務違約事件頻頻爆發,ABS也難獨善其身,券商應警惕ABS產品違約風險,不止強化信用主體的償債能力考查,也需要強化業務本身的風險控制。
掛牌不足半年 高管變動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上述專項計劃的管理人,華林證券在今年1月才正式掛牌上市,而上述監管部門發出的警示函卻直指其上市前資管業務存在的不足問題,這也令這家次新股證券公司未來業務合規性制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開資料顯示,華林證券是是一家注冊于西藏的證券公司,其證券經紀業務在近幾年一直表現突出。有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6月,公司通過線上線下開戶共新增證券賬戶112.50萬戶,2017年開戶量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幅為144.57%。
2019年1月17日,華林證券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3.62元。從1月17日至1月25日,連續六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出現一字漲停表現,最高漲幅高達180%。
不過隨著市場整體調整以及券商股行情的回落,華林證券公司股票也開始逐漸出現下滑走勢,不少機構資金及游資也陸續進行拋售動作。截止5月25日收盤,華林證券股價收盤為10.75元,當日跌幅5.12%,相比最高價格18.35元,股價已經出現了近40%的回調。
而從近期公布的年報和一季報數據來看,這家次新股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是差強人意。據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0.01億元,同比下降6.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5億元,同比下降25.58%。對于利潤下滑原因,年報顯示,2018年華林證券資產減值損失為2190.27萬元,同比增加3060%。
而在近期公布的一季報數據中,華林證券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15億元,同比下滑1.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255.1萬元,同比增長12.76%。華林證券指出,這是由于其證券承銷業務減少引起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減少,此項同比大舉下滑近76%。
除此之外,華林證券上市后高管的密集變動也成為市場關注熱點。公開資料顯示,華林證券首席執行官陳永健因個人原因辭職,首席風險官朱文瑾辭職后由董秘趙嘉華代職,2個月之后,趙嘉華也辭任首席風險官。此外,副總裁張文因年齡退休。
資管違規收罰單 券商被要求強化合規
實際上,除了華林證券之外,近期還有其他券商因資管違規而受到監管部門處罰或者警示。
5月14日,湖南省證監局發布一則行政監管措施公告,指出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財富證券持有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在運營中存在以下問題:未及時向個別客戶披露個別季度資產管理季度報告;目標資產管理業務的投資決策系統不健全。資產管理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之間敏感信息的不當流動和使用未得到有效控制,資產管理業務與其他業務之間的利益沖突未得到有效避免。
對此,湖南證監局決定對財富證券采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的次數的行政監管措施,要求其應在2019年5月30日至 2019年11月30日期間,至少每3個月開展一次資產管理業務內部合規檢查,并在每次檢查后5個工作日內,并報送合規檢查報告。
此外,4月15日,開源證券也因個別定向資管計劃、集合資管計劃未及時履行風險事項報告及信息披露義務等6條違規問題而被監管開出罰單。陜西證監局要求開源證券在完成整改并經證監局核查驗收前,不得開展投向商業銀行存款收益權、信貸資產收益權等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資產管理業務。
據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市場環境變化較快,券商機構之間競爭激烈,如果機構在風控、合規、業務風控把握不足,就可能出現風險點爆雷的情況。對于券商機構而言,不少類通道的業務仍然存在不少風險因素,未來可能面臨被清理的局面。券商機構在爭取更多業務機會同時,需要強化風控意識,加強資管的專業性和主動管理的能力,才能在今后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