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02:09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9年第一季度,保險全行業實現原保費收入16322億元,同比增長15.9%,較去年同期-11.15%的增速明顯改善。
多位險企人士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股五家上市險企下半年的續期保費占比和新業務價值高,保障型產品將后續發力,預計下半年保費收入將整體呈現“前低后高”走勢。從投資端來看,下半年國內權益市場大概率震蕩向上,未來險資或將加大對大消費板塊的布局。整體而言,2019年下半年,受益于保費收入改善、投資端市場環境修復,凈利潤增長大概率好于去年同期。
下半年保費收入或前低后高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保險行業保費端改善已得到印證。2019年第一季度,保險全行業實現原保費收入16322億元,同比增長15.9%,較去年同期-11.15%的增速明顯改善。
東方金誠金融分析師王青認為,從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來判斷,在發力保障產品下,險企今年下半年的保費收入結構將持續優化,壽險新單增速料將逐漸回暖,新業務價值率有望穩中有升。
中泰證券分析師陸韻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險企保費收入有望呈“前低后高”的態勢,主要因為2019年初各保險公司改變“開門紅”的銷售策略。比如,中國平安將保障性產品提前銷售,拉動保費增長。中國人和中國人保目前領跑壽險和財險業務,保費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1.9%和18.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指出,下半年,險企保費收入增速可能較為有限,壽險市場保費收入增長仍面臨壓力。他表示,從個險渠道來看,在監管部門的要求下,目前大多數市場主體都啟動了產品轉型,但新推出的產品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收益率相對有限,競爭力有待提高,再加上人力增長趨緩、人均產能尚有待提高,造成個險的業務收入增長相對有限。從銀保渠道來看,按照監管部門要求,轉型期交產品面臨較大的挑戰,導致銀保業務增長面臨較大的壓力。
“由于監管導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數壽險公司都處于轉型期,保費收入增速將較為有限。”朱俊生建議,保險業要堅持繼續轉型,提升個險渠道產品的保障程度;同時,提高代理人的人均產能與銷售效率,規范銷售行為,保護消費者利益;銀保渠道要推動銀行和保險公司在業務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銀保模式的升級,繼續向期交、保障型業務轉型,增加新單業務價值。
下半年,財險市場保費收入增速可能穩中有降。“2019年財產險市場保費收入增長面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可能穩中有降。車險保費收入的增速放緩與非車險保費收入快速增長,共同決定了2019年財險市場保費收入的增長格局。”朱俊生說。
銀河證券認為,大型財險承保端維持盈利,業務結構持續優化,隨著市場環境的演變,2019年大型財險公司有望打開盈利空間,且市場份額料進一步向龍頭險企集中。不過,需要關注的是,產險承保端盈利持續下滑。
險資押注消費板塊
從投資端來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險業總資產達19.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7.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9%。
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國內權益市場大概率震蕩向上,保險機構可能會更關注業績確定性較高的消費板塊。
川財證券分析師鄧利軍指出,以餐飲旅游板塊為例,2019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顯著回升,板塊ROE處于歷史較高水平。根據已披露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餐飲旅游板塊凈利潤同比增速54.7%,較2018年的同比增速13.6%顯著回升,板塊凈利潤增速在連續4個季度回落后首次回升。
楊歐雯預計,未來險資或加大對大消費板塊的布局,隨著時間的推移,銀發經濟下的養老、教育、醫療產業的中長期投資價值有望提高,在高增長穩業績的雙驅動下,預計短期內險資不會拋棄消費這一投資邏輯。同樣,5G、AI等概念成長空間的打開,吸引了保險機構的注意力,預計險資也將長期關注相關行業及標的,靜待業績兌現。
國壽資產相關人士認為,在經歷了近半個月的調整后,市場回到了前期均衡偏低的位置,A股市場大趨勢向上是沒有改變的,但確實在風險偏好難以恢復的情況下,重拾上行趨勢需要一些時間的沉淀和消化。
“我們認為,目前在行業配置上的整體思路尚無需推倒重來,對養殖、非銀、銀行等板塊的觀點不變,這些仍是在流動性階段性偏緊的環境下,險資在行業配置上的最佳選擇;另外,建議增加對必選消費品的配置,也是短期較好的方向;與此同時,要注意到行業配置的重要性開始回落,重龍頭白馬輕行業配置可能會出現,行業間差異不大。”前述國壽資產相關人士說。
一位保險資管人士表示,債券方面,隨著長端利率下行,目前債券收益率不高,同時保險公司萬能險占比下滑,分紅險和保障類保險產品的銷售增長,加大了險資對長久期投資品種的需求,預計險資會加大長期債券配置,例如20年、30年及50年的超長期債券。2019年超長期的專項地方債和國債將陸續發行,為保險公司調整固收類資產配置結構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鑒于市場上風險和收益合適的非標資產減少,穩健投資偏好會促使保險公司在非標上的配置進一步減少。2019年險資將通過增配股權投資及權益類資產,減少非標投資以提升投資收益率。考慮到2019年非標的定義將更加嚴格,在缺少非標資產的情況下,預計2019年保險資金將更看重股票、長久期債券和轉債投資。股票可能以藍籌和高分紅股票為主。”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表示。
凈利潤增長持續向好
分析人士預計,隨著保費收入改善、投資端市場環境修復以及準備金提取壓力減輕,今年下半年險企凈利潤增長大概率好于去年同期。
王青對記者表示,在準備金提取方面,十年期國債收益率750日移動均線依舊處于上行通道,在此背景下,險企準備金邊際提取壓力較小,預計不會對下半年險企利潤增速造成負面影響。從投資端來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企穩回升,有利于險企的長期固收資產配置,權益市場短期面臨調整壓力,但整體估值有望持續修復,對險企利潤起到提振作用。
陸韻婷認為,保險公司的全年凈利潤表現可期。她說:“險企凈利潤今年應該都還會維持比較好的態勢,除中國平安因采用了新的會計準則、投資收益在利潤表直接體現之外。其他幾家公司還未采用新的會計準則。因此,凈資產增速較快,凈利潤相對較慢。也就是說,很多保險公司的浮盈還沒有完全兌現。假如下半年A股市場走勢相對較弱的話,險企有可能提前兌現。”
陸韻婷判斷,險企的凈利潤下半年可能會比較好;另一方面,國債收益率因為比較平穩,準備金釋放比較穩定。
從A股五家上市險企來看,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下半年凈利潤增長較為確定。
中信證券分析師童成墩表示,分別來看,預計中國平安2019年利潤仍將高增長,2020年以后步入平穩增長。一是壽險仍是該公司利潤核心增長引擎。二是未來3年該公司壽險營運利潤仍可維持20%左右復合增速。經過2017年和2018年跨越式增長,2019年,中國平安的壽險凈利潤步入常態增長。未來3年在10%左右新業務價值復合增速的穩健假設下,預計公司剩余邊際維持20%左右的增速,3年后達到1.4萬億元。三是預計未來3年重疾險等長期保障業務繼續推動新業務價值10%左右復合增速。
“考慮在未來不需要再大幅補提準備金的假設下,預計新華保險2019年利潤將繼續實現高速增長,2020年之后有望實現與剩余邊際較為同步的可持續增速。管理層變化對業務影響不大,未來該公司戰略更加強調均衡發展。在‘保險姓保’的基本方向下,公司將繼續專注保障業務,受益于健康險快增長通道。”童成墩認為。
楊歐雯認為,新單增長和業務結構改善繼續提升企業的收入和利潤率,保險行業下半年整體向好。當前保險公司的整體估值尚處于歷史低位,隨著指數上行和業績持續改善,下半年保險股有望迎來估值提升。
不過,投資端對險企全年盈利的影響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平安證券指出,后市需要關注保險公司的風險即包括利率持續下行以及資本市場震蕩。如果利率持續下行,將會對新增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收益產生負面影響,同時資本市場震蕩將會給權益類投資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